草书歌赠蓝公漪

公漪爱我草书好,画成即遣作今草。

角扇屏风总不辞,龙蛇飞动为君扫。

古来草圣称张芝,神变无方吾所师。

点画精微尽天纵,岂惟劲骨兼丰肌。

二王笔精复墨妙,思极天人无不肖。

率意超旷我亦工,研精体势未知要。

汉人遗法久无传,用笔从来贵极圆。

怀素颇得草三昧,夏云随风任盘旋。

米芾神锋每太峻,大黄远射力愁尽。

张旭颠草虽自然,亦伤雄壮终非晋。

我今学草常苦迟,未能变化犹矜持。

裙滑无多羊氏练,水清安得伯英池。

伯喈作书必纨素,欲购千端与毫兔。

仲将如漆墨盈箱,左伯光妍纸无数。

为君乱作一笔书,心手窈冥随所如。

蛟龙拿攫恣夭矫,骤雨飘风教有馀。

秾纤折衷更精熟,每日淋漓须百幅。

君之散隶亦入神,以之相易须神速。

君有尊人草篆精,凡夫赵氏同飞名。

故君法书具清识,感激知己深余情。

笔力会当友造化,安得闭门日多暇。

右军筋骨亦精心,与君八分早相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草书歌赠蓝公漪》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赠给好友蓝公漪的草书题材诗歌。屈大均在诗中表达了对草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草书大家如张芝、王羲之、怀素等人的崇敬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蓝公漪对草书的喜爱,并邀请屈大均创作草书作品。屈大均在诗中赞扬了古代草书大师张芝的神妙变化,以及自己在草书创作中的追求和努力。他提到自己虽然在草书上还未能达到变化自如的境界,但在点画精微、骨肉丰满等方面尽力而为。同时,屈大均也提到了其他草书名家如王羲之、怀素、米芾、张旭等人的风格特点,以及他们在草书艺术上的贡献。

屈大均在诗中还表达了自己在学习草书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如“裙滑无多羊氏练,水清安得伯英池”,形象地描绘了练习草书时的困难。他提到怀素的草书如同随风盘旋的夏云,富有变化;米芾的笔锋过于锐利,大黄远射力竭;张旭的草书虽自然,但有时显得过于雄壮,不符合晋代的审美标准。

最后,屈大均表示自己在草书创作上力求创新,追求点画的精微、结构的均衡,每日都要挥洒百幅作品。他还提到蓝公漪在隶书方面的造诣,以及两人在书法艺术上的交流和理解。诗中表达了屈大均对蓝公漪的深厚友谊和对共同艺术追求的共鸣。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草书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读先祖沧洲处士诗集

八十婴儿慕,如翁世所希。

苏耽今化鹤,莱子尚留衣。

仁孝传桑梓,文章映少微。

无能歌祖德,手泽泪空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清明展先府君墓(其一)

蕨薇留寸草,桑梓别经年。

积雨崩丘垄,名山失简编。

大招空有赋,薄祭竟无田。

洒尽皋鱼泪,苍茫对昊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清明展先府君墓(其二)

昨梦犹尝药,凄凉夜月中。

江山精爽在,伏腊几筵空。

攀柏徒悲泣,吹箫尚困穷。

未能庐墓左,王事正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清明展先府君墓(其三)

报国无三略,违亲有五年。

空将禾黍泪,滴向蓼莪篇。

海阔迷龙驭,山长断马鞭。

茫茫移孝日,难别此黄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