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亭

寂寞终投阁,何如草亭下。

门径自萧然,时来问字者。

千秋符命本冥冥,元理深探此未醒。

往日风流馀宿草,浮云烟树映空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场景,通过“子云亭”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忆。

首句“寂寞终投阁”,以“投阁”这一典故,暗喻了文人远离尘嚣、遁世归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文人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何如草亭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更加简朴、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向往,草亭下的生活似乎更加贴近自然,远离世俗的纷扰。

“门径自萧然,时来问字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门前小径虽显得有些荒凉,但不时会有访客前来,寻求知识的交流与探讨。这种情景既体现了文人之间相互学习、切磋的学术氛围,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知识传播的热忱。

接下来的四句“千秋符命本冥冥,元理深探此未醒。往日风流馀宿草,浮云烟树映空亭”,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两句借用了“符命”这一概念,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强调了对古代智慧的探索与追寻。后两句通过“往日风流”与“宿草”的对比,以及“浮云烟树”与“空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云亭”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3)

常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杜工部草堂

平生稷契志,漂泊几曾酬。

溪水犹前日,草堂空自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九月十三日同友人高于仲自省回涂中遇雨(其一)

寒砧散响入遥空,捣练深闺是处同。

黄叶西风鞍马客,那堪秋雨更濛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九月十三日同友人高于仲自省回涂中遇雨(其二)

一天寒色隐秋山,风雨勾留道路艰。

赖有好峰相慰藉,时时雾外露烟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南充守岁仍用去年除夕韵

杯传梦尾共推予,客里风光岁又除。

岂但故园千里隔,眼前人已怅离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