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源

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

青年俱未达,白社独离群。

曲径荒秋草,衡茅掩夕曛。

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近在咫尺的西江路上,暂时听不到悲欢的声音。
年轻的人都还未实现抱负,我独自离开群体。
弯曲的小径上秋草荒芜,破旧的茅屋遮蔽着黄昏的余晖。
深深的思念却无法相见,愁苦至极只能停下诗篇。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西江路:指代某个具体的道路或地点。
悲欢:指人生的喜怒哀乐。
暂:暂时。
俱:都。
达:达到目标或成功。
白社: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团体。
离群:离开群体,孤独。
曲径:弯曲的小路。
荒秋草:荒芜的秋季草丛。
衡茅:简陋的房屋。
夕曛:傍晚的阳光。
相思:深深的思念。
相见:面对面相见。
愁绝:极度忧愁。
赋停云:停止写诗,可能暗指诗才枯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和孤独之感。"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关切,但消息隔绝,无从得知彼此的情感变化。"青年俱未达,白社独离群"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在异乡的孤单和落寞,没有同龄之人的陪伴,只有孤立的树木作为伴侣。

下片转向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怀,"曲径荒秋草,衡茅掩夕曛"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其中曲折的小路被荒凉的秋草所覆盖,晚霞透过稀疏的茅草,营造出一种淡漠而又略带哀愁的情调。

"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他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但这种情感无法实现相见,只能将这份忧伤寄托于飘渺的云端。整首诗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切乡愁与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69)

牟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 字:子优
  • 籍贯:北海安丘
  • 生卒年:?―公元79年3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寄周韶州

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功业要当垂永久,利名那得在须臾。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寄语故人休怅怏,古来贤达事多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范使君

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脩。

心上惟君知委曲,眼前独我逐漂流。

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

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报本寺(其一)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报本寺(其二)

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白发任教双鬓改,黄金难买一生闲。

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