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浮丘山的景仰与向往之情。诗人以“此山从古号浮丘”开篇,点明山名由来已久,自古便享有盛名。接着,“携手城西是旧游”一句,透露出诗人曾在此地留下足迹,与山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法从未容穿豹尾,守藩聊得步鳌头。”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的险峻与壮丽描绘得淋漓尽致。豹尾和鳌头分别象征着山峰的陡峭与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山之雄伟的赞叹。
“傍连玳瑁遗亭近,下有珊瑚废井留。”这两句则转向对山中遗迹的描述,玳瑁亭和珊瑚井虽已废弃,但它们的存在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增添了几分沧桑之美。
最后,“得道丈人如可遇,秋风挹袖上瀛洲。”诗人表达了对得道高人的向往,希望在秋风中能与他们相遇,一同登临仙境,体验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