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醉翁虽已没,遗构在山阿。
不比陶潜石,清时乐自多。
这首诗描绘了对醉翁亭的追忆与赞美。首句“醉翁虽已没”,表达了对醉翁的怀念之情,暗示醉翁已逝去,但其精神或作品依然存在。接着“遗构在山阿”一句,点明醉翁亭仍旧屹立于山间,成为一种永恒的纪念。诗人通过“不比陶潜石,清时乐自多”这一对比,将醉翁亭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联系,强调即便在清明的时代,醉翁亭也自有一番乐趣,暗含着对醉翁亭独特魅力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醉翁亭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流泉渟处阔,跨石石桥横。
题柱无踪迹,茫然薛老名。
两窦涓涓泻,无何后却前。
谁能来酌饮,回意学相先。
云木气氤氲,风光日日新。
丰谣随五马,来此听班春。
凿渠疏白石,绕槛走清泉。
不为流觞醉,来当涤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