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霜花》由明代诗人李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霜花的美丽与寓意。
首联“铅华露彩酿丰姿,寒艳偏承造化私”以“铅华”形容霜花的洁白,与露珠的光泽相融合,展现出霜花独特的风姿。这里“丰姿”不仅指霜花的形态之美,也暗含了丰收之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颔联“鸳瓦双团银布粟,鹤巢千片玉连枝”进一步描绘霜花的形态。将霜花比作“鸳瓦”,即鸳鸯瓦上的图案,形象地展示了霜花的密集与精致;“银布粟”则生动地描绘了霜花覆盖在物体上的景象,如同银色的粟粒铺满表面;“鹤巢千片玉连枝”则以鹤巢为喻,展现了霜花如玉般晶莹剔透,连成一片的壮观景象。
颈联“祇缘青女施妆巧,休讶羲和驭日迟”中,“青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霜神,此处象征霜花的形成过程;“羲和”则是传说中的太阳女神,这里暗示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表达了霜花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自然界的巧妙安排,并非因时间的缓慢而显得珍贵。
尾联“应与同云争献瑞,每符丰稔兆明时”则赋予霜花以更深层次的意义。霜花不仅美丽,还预示着丰收的好年景,是自然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同云”可能指的是与云朵一同出现的霜花,共同预示着吉祥与丰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