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堂空愧故人招,风雪归来渡野桥。
留得平生诗兴在,蹇驴破帽鬓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风雪归来的场景。"玉堂空愧故人招"表达了对旧友的热情邀请感到惭愧,可能因为自己处境不佳或旅途劳顿。"风雪归来渡野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艰辛,通过风雪和简陋的野桥,展现出诗人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留得平生诗兴在"表明尽管身处困境,诗人的创作热情并未消减,诗歌是他内心情感的寄托。最后一句"蹇驴破帽鬓萧萧"以形象的细节描绘,刻画出诗人骑着瘦弱的驴子,头戴破帽,两鬓斑白,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坎坷。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内涵。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蓝关回首自凄凉,积雪层冰道路长。
去国可无三宿恋,旁人休笑马蹄僵。
老枝枯干倚岩峦,纵有风云变化难。
自是无心爱春色,千年留与石同看。
先朝文物佳公子,善写苍筤一两枝。
不有百年真翰在,清风高节几人知。
城中无土种琅玕,苍翠时时画里看。
最忆西山秋影静,满身凉月更凭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