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朝文物佳公子,善写苍筤一两枝。
不有百年真翰在,清风高节几人知。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题廉宣仲墨竹(其一)》。诗中,诗人将廉宣仲赞誉为"先朝文物佳公子",他擅长描绘苍筤(青竹)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展现出竹子的神韵。诗人强调如果没有廉宣仲真迹流传百年,他的高洁风格和艺术才华可能就会被世人所忽视。通过赞美墨竹,实际上是对廉宣仲人格与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城中无土种琅玕,苍翠时时画里看。
最忆西山秋影静,满身凉月更凭阑。
一幅鹅溪写辋川,高情相许已三年。
春风传得平安报,剪与淇园半亩烟。
柳下金沟煖似汤,羽翎全短毳毛长。
睿思不及鹰扬力,爱画舟前似酒黄。
宴安花木应成癖,游戏翎毛思有馀。
内苑养雏何所赐,右军能写道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