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集海云鸿庆院

地胜祠仍古,春馀物遍华。

山云时抱石,佛雨不萎花。

岭挟楼梯峻,岩牵殿墄斜。

淙溪杂环佩,怪蔓走龙蛇。

供坐僧飞钵,香园客戏沙。

吾游真草草,深意负青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地胜祠依旧古老,春天过后万物繁花似锦。
山间的云雾时常环绕着石头,佛光下的花朵永不凋零。
山岭陡峭,阶梯险峻,岩石牵动着殿宇的台阶倾斜而下。
溪水潺潺,仿佛混杂着环佩声,奇异的藤蔓如龙蛇般蜿蜒。
僧人在石阶上飞快地传递着饭碗,游客在香园中戏耍沙粒。
我这次游览太过匆忙,未能深入领悟这里的深意,辜负了那青天白云的美景。

注释

地胜祠:古老的祠堂。
春馀:春天过后。
华:花朵。
山云:山间的云雾。
抱石:环绕石头。
佛雨:佛光。
楼梯峻:阶梯险峻。
岩牵:岩石牵动。
殿墄斜:殿宇台阶倾斜。
淙溪:潺潺溪流。
环佩:古代饰品的声音。
怪蔓:奇异的藤蔓。
僧飞钵:僧人快速传递饭碗。
客戏沙:游客戏沙。
游真草草:匆匆游览。
深意:深层含义。
负青霞:辜负青天白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佛教寺庙的宁静生活。开篇"地胜祠仍古,春馀物遍华"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界春意盎然的情景,"祠"指的是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地方,而"春馀物"则是春天里各种生机勃勃的事物。

接着"山云时抱石,佛雨不萎花"描绘了山中的云雾缭绕于巨石之间,即便是佛家的甘露之雨,也未能让寺院里的花朵失去其生机。这里的"佛雨"暗示了寺庙环境。

诗人又细致地刻画了建筑物的特色:"岭挟楼梯峻,岩牵殿墄斜",展示了一种险峻而又雄伟的山中建筑风貌,其中"岭"和"岩"都是高峻的地形,而"楼梯"和"殿墄"则是寺院中的建筑部分。

接下来的"淙溪杂环佩,怪蔓走龙蛇"让人联想到水流与古树的奇异景象。这里的"淙溪"指的是小溪或潺潺的小河,而"怪蔓走龙蛇"则形容了缠绕在一起的藤蔓和枝条,仿佛有生命一般。

随后"供坐僧飞钵,香园客戏沙"描绘了一幅僧侣供养中平静飞舞着食钵,以及游人在香炉旁边嬉戏的情景。这里的"供坐"表明了僧侣正在进行某种仪式,而"香园"则是寺院中的花园。

最后,诗人以"吾游真草草,深意负青霞"结束全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受和内心的宁静。这里的"吾游"指的是诗人的漫步,而"真草草"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深意"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负青霞"则形容了一种超脱物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描绘,更反映了他对佛教生活的理解和赞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祁先生在三月二十一日于海云鸿庆院所体验到的那份宁静、祥和与生机。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三泉县龙洞洞门深数十步呀然复明皆自然而成

虬洞閟灵峰,缘虚一线通。

云披双壁敞,树补半岩空。

穊竹森烟纛,飞泉曳玉虹。

重萝不肯昼,阴壑自然风。

岭断天斜碧,崖倾日倒红。

浮邱邈难遇,留恨翠微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上元观灯纪事

泛膏闻旧典,秉烛嗣芳辰。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让春。

钧天移帝乐,北斗下城闉。

匝地沈香燎,浮空罗袜尘。

并珂驰宝铰,分幰鹜彫轮。

忽去腾夷路,还来竞要津。

酒胡矜酎美,梅额衒妆新。

谁见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上春晦日到西湖呈转运叔文学士

春遍西湖上,湖漪绿胜醅。

惊鱼迎濑跃,斗鸭拥波来。

柳已缘烟重,花仍赴暖开。

侧汀烟媚筱,卧石水衔苔。

岸转横杠度,川穷饮舫回。

暗浮虫聿役,閒立鹭毰毸。

野畔平如界,林蹊润不埃。

光浮好云日,影倒静楼台。

山色乘晴露,霞容著暝催。

溪行凡几曲,恨乏昔人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大像阁

追碧被层颠,灵姿映大千。

天光白毫际,山色钿螺边。

海客供鬘贝,江神捧坐莲。

衔花驯鹿往,投钵毒龙眠。

影压中流浪,香飘万里船。

慈威济终古,何止一长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