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父赴官颍川会余金陵

迂疏世不要,冷落眠山寺。

空山断往还,落花自流水。

平生所怀人,那料千里至。

欢极看屋梁,通夕不成寐。

晓从城郭来,山亦为余喜。

登门见眉须,已觉增爽气。

洪徐皆人龙,论议例英伟。

君于二老间,妙语发温粹。

胡为下僚中,混此万乘器。

摄衣愿从君,举步惧推鄙。

安知出爱忘,剧谈略势位。

便欲携与东,载我以船尾。

予生分奇蹇,事事得败意。

独于天下豪,未识已神契。

天公亦见怜,以此厚我耳。

西湖今古胜,前辈风流地。

风月久乾没,画舫谁料理。

行当入君手,想见饱风味。

不得陪清游,起坐终夜喟。

定有湖上诗,无辞远相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迂疏世不要,冷落眠山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山寺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空山断往还,落花自流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山中无人往来,只有落花随流水静静流淌,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平生所怀人,那料千里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意外到来感到惊喜和感动。“欢极看屋梁,通夕不成寐”则生动地刻画了朋友相聚时的喜悦之情,以至于彻夜难眠。这一段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晓从城郭来,山亦为余喜。登门见眉须,已觉增爽气”进一步描述了友人来访给山寺带来的欢乐氛围,以及见面时的愉悦心情。接下来的几句“洪徐皆人龙,论议例英伟。君于二老间,妙语发温粹”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和言谈之中的智慧与温润。

“胡为下僚中,混此万乘器。摄衣愿从君,举步惧推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同行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才华被埋没的惋惜。最后,“安知出爱忘,剧谈略势位。便欲携与东,载我以船尾”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友人,不计地位高低,共同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心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可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圭粹中与超然游旧超然数言其俊雅除夕见于西兴喜而赠之

蜀客快剧谈,风味出讥诮。

众中闻巴音,必往就一笑。

道人西蜀来,风度又高妙。

吾家长头郎,高蹈万物表。

平生少推可,说子不知了。

吾初意魁梧,一见殊短小。

篝灯款夜语,每每犯吾料。

貌和华林风,气爽霜天晓。

坐令岑寂中,绝尘追騕袅。

君看显与讷,出蜀亦同调。

竟如众星月,声光泼云峤。

子亦当加鞭,岁月一过鸟。

形式: 古风

陈莹中自合浦迁郴州时余同粹中寓百丈粹中请迓之以病不果粹中独行作此送之

我怀希夷老,如哑无处诉。

忽闻得生还,失声喜能语。

想见如镜中,仙风拂眉宇。

欲问华严宗,忽觉隔吴楚。

摄衣出从之,久疾恐顿仆。

佳哉蜀道人,精爽驰揵武。

殷勤愿偕行,得书即径去。

我生百无求,青山满门户。

公卿一□□,掉头不回顾。

斯人独难忘,自不知其故。

夙昔当问佛,□□亦法侣。

达书理故事,已办住山斧。

太虚吾斧柄,能□□收取。

形式: 古风

同敦素沈宗师登钟山酌一人泉

钟山对吾户,春晓开烟鬟。

白云峰顶泉,绀碧生微澜。

经年未一酌,对客愧在颜。

两翁亦超放,瘦策容跻攀。

大千寄一瞬,境静情亦闲。

是时天惨憺,佳处多遗删。

立谈共嘲谑,豪气破天悭。

临川冰玉清,风流继东山。

兹游适所愿,但恨无弓弯。

东阳丘壑姿,痴绝胆亦顽。

孤坐巉绝处,掉头不肯还。

天风吹笑语,响落千岩间。

归来数清境,但觉毛骨寒。

从君乞秀句,端为刻斓斑。

形式: 古风

敦素坐诵公衮乌臼树绝句叹爱不已其诗云三年逐客弄湘流华气遮栏两鬓秋秪有荒寒江上树尚成诗句聚眉头成此寄之

我不识公衮,时时见醉墨。

爱其吐词气,人品极英特。

君看句中眼,秀却天下白。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

世议隘不容,道山归未得。

三年谪湘楚,妙语敌山色。

归来大江南,声价长籍籍。

我亦不羁人,梦境聊戏剧。

要当径寻君,已办登山屐。

想见一秃翁,攫攘吾辈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