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榴花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飘零馀寸丹,耿耿岁华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日榴花》,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秋日与石榴花相逢的情景。"彼美石氏姝"赞美了女子的美貌,"相逢绿阴早"则暗示了相遇的季节和地点。接下来,诗人通过"清霜下百草"的意象,展示了秋天的冷清和凋零。

女子身着舞裙,猩红色的裙子在寒凉的秋日显得不合时宜,却展现出她独特的个性。"返魂香"和"华素颢"暗示了女子的魅力,即使在冷落的环境中,她的气质依然出众。"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对比出女子的不凡。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描绘了秋天的寂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诗人以"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告诫人们,尽管环境变迁,个人的品质和选择应始终坚持光明磊落。最后,"飘零馀寸丹,耿耿岁华老"表达了岁月无情,但女子的忠诚和坚贞如同红榴花般,虽经风雨,其色依旧鲜明,寓意着岁月虽老,其精神犹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榴花和女子的形象,寓言性地传达了对人生价值和坚守原则的思考。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秋夜

片月相随过竹居,风生荷叶酒醒初。

窗扉半掩秋虫急,犹有残灯守故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送友人孔济之之金华

馀子纷纷气可吞,青霄万里合孤骞。

藻芹池冷三年客,丝竹堂高几世孙。

前辈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气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问,为说苍苔独闭门。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胡汲古归严陵觐亲

胡君白云心,乡梦搅幽夕。

挑灯起我言,相对竟恻恻。

问君何时归,心已寄飞翼。

我归万山遥,君归一水直。

十年湖海间,耕砚苦不穑。

居然保章甫,晨省无愧色。

高堂椿树苍,萱花在堂北。

再拜捧寿卮,晴芳满瑶席。

埙篪夜床温,冠盖春巷塞。

万古天伦中,真乐非外借。

明朝浙东西,片云渺何极。

形式: 古风

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

闻君有奇气,千岩在胸中。

岁晚携甘旨,归以献乃翁。

乃翁松柏姿,深村侣樵农。

风尘了不识,七十颜如童。

举桉各华发,抱孙戏花丛。

境闲意易足,食淡神常丰。

乃知世网外,宇宙皆空同。

仰山千岁酒,綵袖围春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