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僮自野田携黄菊二株至轩中感而有作三首(其二)

巳?寒谷不须媒,让宠何嫌并朵开。

花意幽闲当艳丽,天心霜霰是栽培。

浔阳逸客瞢腾醉,姑射仙人绰约来。

寂寞于人诚少用,试将服食制龄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家僮自野田携黄菊二株至轩中感而有作三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黄菊的独特情感与哲思。

首句“巳?寒谷不须媒”,以寒谷喻人生困境,暗示黄菊无需媒妁之言便能独立绽放,象征着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让宠何嫌并朵开”则进一步强调了黄菊的独立与自信,即使在众多花卉中并不显眼,也依然坚持自我开放,不因外界评价而改变。

“花意幽闲当艳丽,天心霜霰是栽培”两句,诗人借黄菊的幽静与淡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黄菊虽不艳丽夺目,却在霜雪中展现出独特的美丽,这正是大自然精心培育的结果。这里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即真正的美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需要时间与环境的磨砺才能显现。

“浔阳逸客瞢腾醉,姑射仙人绰约来”两句,诗人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浔阳逸客,沉浸在黄菊带来的宁静与喜悦之中;同时,又想象姑射仙人(传说中的仙女)前来欣赏,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与黄菊相得益彰的画面,也体现了他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最后,“寂寞于人诚少用,试将服食制龄颓”表达了诗人对黄菊的深刻感悟。虽然黄菊在世人眼中可能显得过于寂寞和不实用,但诗人认为它能够延缓岁月的流逝,给予心灵以慰藉。这不仅是对黄菊品格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即在平凡中寻找价值,在孤独中发现力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黄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家僮自野田携黄菊二株至轩中感而有作三首(其三)

不沾春色也秾纤,小院疏篱秘靓严。

人比孤花清入圣,天然真味淡非盐。

未须采摘供调药,为嗅馨香置近檐。

落英好护余根在,来岁还看茁玉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漂布架二首(其一)

皎皎亦知尘易染,置身特在半虚空。

素娥罢浴仍余湿,靓女凭高欲御风。

潮翻净练江楼上,雾卷轻绡海市中。

□向太阳蒙一暴,剪裁谁使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漂布架二首(其二)

娟娟素质寄孤标,出浴仙娥湿未销。

弄影自知迎日早,凭虚特觉去尘遥。

将乘灏气晞冰骨,一任轻飔扬舞腰。

移向海傍堪望处,错疑鲛室挂寒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袜架二首(其一)

氄毛水打初成袜,余湿还应待日消。

御冷何辞古下体,负暄早巳托高标。

似随仙舄乘云近,未蹍芳尘去地遥。

却讶缘橦诸佞子,倒投绝足试轻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