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星辰使者无法阻止回归,两个童子捧着绿色美酒前来。
在九枝灯下,她朝拜金色宫殿,身在三色祥云中侍奉玉楼。
凤仙女子疯狂已久,月神孤独,她们更愿一同游玩。
如果当年爱上韩公子,即使化为尘土,遗憾之情也不会消散。

注释

星使:星辰的使者,可能指天神或使者。
追还:追赶回来。
自由:不受拘束。
双童:两个少年。
绿琼辀:绿色的美酒容器。
九枝灯:九根灯芯的灯。
金殿:华丽的宫殿。
三素云:象征纯洁的三色云彩。
玉楼:华丽的楼阁,常指神仙居所。
凤女:比喻美丽的女性,可能指仙女。
颠狂:疯狂、痴迷。
久别:长时间分离。
月娥:月亮女神嫦娥。
孀独:孤独、寡居。
好同游:喜欢一起游玩。
韩公子:虚构的人物,可能象征爱情的对象。
埋骨成灰:死亡,化为尘土。
恨未休:遗憾之情永不消减。

鉴赏

此诗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作,作品深情婉约,意蕴幽深。首句“星使追还不自由”以星辰之使者比喻宫中佳人被迫离去的无奈与悲凉,既显示了作者对其自由的向往,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无法留存的哀愁。

接着,“双童捧上绿琼辀”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双童持碧玉盘,象征着纯洁无瑕、仙凡隔绝的境界。这里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越与逃离之情。

“九枝灯下朝金殿”中的“九枝灯”可能指的是宫中用来照明的特殊灯具,而“朝金殿”则暗示了一种权力和荣耀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处不胜寒、荣华富贵背后孤独与悲凉的深刻理解。

“三素云中侍玉楼”一句,以“三素”形容云的洁白无暇,以“玉楼”比喻宫中的高大建筑,通过“侍玉楼”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而“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则是对仙界佳人的描写。凤凰之女(凤女)与月中之神(月娥)的形象,在这里被用来表达诗人对于美好的追求和失落的哀愁。凤女颠狂,表现了她因久别而心绪不宁;月娥孀独,则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悲凉。这两位仙界佳人的情感状态,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悼。这里的“韩公子”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而“埋骨成灰恨未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无法挽回、遗憾难以弥补的深切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仙境图景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咏云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

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

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夜出西溪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夜饮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