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

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

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故乡的桃李大半已长满野生的灌木,粗略地报答你的恩情后我就请求离去。
竹席上的夏风似乎在召唤我老去,华丽的厅堂中花朵为谁绽放春天。
细长的绿色藤蔓因诗的启发而生长,洁白的秋花争艳欲新。
只剩下这封《来禽青李帖》,将来或许能留给学习书法的人们。

注释

故山:故乡的山。
桃李半荒榛:桃李已长满野生灌木。
粗报君恩:简单地报答你的恩情。
乞身:请求离去。
竹簟:竹制的凉席。
暑风:夏天的风。
玉堂:华丽的厅堂。
花蕊:花朵的中心部分。
纤纤翠蔓:细长的绿色藤蔓。
皎皎霜葩:洁白的秋花。
来禽青李帖:可能是书信或书法作品。
学书人:学习书法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故土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恩惠的感激之心。

"故山桃李半荒榛"一句,设定了一种时光流逝、万物更新的意境。桃李本为繁华之物,这里却是“半荒榛”,表现了岁月带来的沧桑变化,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粗报君恩便乞身",则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诗人希望以最直接、简朴的方式来回报朋友的恩惠,即使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交换。

接下来的两句"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通过对竹林中凉风和宫殿内盛开花朵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不待人的感慨。"招我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给个人带来的影响,而"为谁春"则是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停留的一种无奈。

"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两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植物生长的景象,并通过“诗催发”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激荡和灵感涌现。

最后一句"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则是说在诗人的心中,只有那份远古的美好记忆——《来禽青李帖》才是真实而珍贵的。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往文化遗产的尊重,也透露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杜介送鱼

新年已赐黄封酒,旧友仍分赪尾鱼。

陋巷关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银丝鲙,稚子欢寻尺素书。

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杜介归扬州

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

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棱一梦中。

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

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

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二)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