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二)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

翻译

在无数明亮窗户的小字中,眼睛看花了,只剩下斑驳的痕迹。
一根香烟燃尽,炉火冷却,大半生过去了,身心却感到宁静安闲。

注释

万卷:形容书籍众多。
明窗:明亮的窗户。
斓斑:色彩斑斓,这里指字迹模糊不清。
一炷:一根。
烟消:香烟燃尽。
火冷:炉火冷却。
半生:大半生。
身老:身体衰老。
心闲:心境悠闲。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出自《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二)》。这是一首小型的抒情诗,其特点在于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书房中阅读时的情景。万卷书籍摆放在明亮的窗前,小字指的是书中的文字,由于年岁增长,眼睛已经有些疲惫,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文字。这不仅是对视力衰退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虽有追求,但已不再执着。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禅意。香炉中的一炷香燃尽,火焰熄灭,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半生身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增长、身体衰老的感受,但这种感受并没有带来焦虑或悲哀,反而是“心闲”,内心异常平静。这显示出苏轼在面对生命消逝时所展现出的超然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这种境界,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情操,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再和二首(其三)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再和二首(其四)

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

送杨孟容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

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

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

我留侍玉座,弱步攲丰扛。

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

不肯入州府,故人馀老庞。

殷勤与问讯,爱惜霜眉庞。

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余昔在馆中,同舍出入,辄相聚饮酒赋诗。近岁不复讲,故终篇及之,庶几诸公稍复其旧,亦太平盛事也

君先鲁东家,门户照千古。

文章固应尔,须鬣馀似处。

虽非蒙倛状,尚肖历国苦。

诵书口澜翻,布谷杂杜宇。

十年困奔走,栉沐饱风雨。

吾道其非邪,野处岂兕虎。

灞陵闲老将,柏直口尚乳。

自君兄弟还,鼎立知有补。

蓬山耆旧散,故事谁删去。

来迎冯翊传,出饯会稽组。

吾犹及前辈,诗酒盛册府。

愿君倡此风,扬觯斯杜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