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诗人以送别友人归山为背景,通过"乍见即言还"表达出对友人迅速融入自然的羡慕。"望云归远山"则寓含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凝望远方,心中充满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舟行白鸟外"和"路出绿阴间"两句,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展现出友人乘舟远去,消失在白鸟飞翔的天际,而道路隐没于翠绿的林荫之间,显得悠然自得。
"邻父开松径,家童扫竹关"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邻居老父亲自开辟山路,家童打扫竹门,这些细节流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诗意。
最后,诗人感慨"世途方扰扰,谁复似君闲",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厌倦,以及对友人那种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生活的深深羡慕。整首诗以送别为引,赞美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理想,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