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三)

桓公读古书,惭其堂下斲。

呼来与之谈,妙手不可学。

人生苦未悟,发轫要切琢。

譬如搜海珍,澄汰江河浊。

不辞用力久,奇宝收把握。

君为谈空人,皮毛俱解剥。

超遥不二门,机锋森剑槊。

从渠透玄妙,风影不可捉。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鉴赏

这首诗以桓公读古书,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寻求谈话之人,探讨学问,比喻人生的修行过程。诗人通过桓公的故事,表达了对深入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追求。诗中提到“妙手不可学”,意指高深的学问或技艺难以通过模仿获得,需要个人的领悟和实践。接着,诗人以“譬如搜海珍,澄汰江河浊”来比喻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真知,去除杂念和误解,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专注与净化。最后,诗人提到与“谈空人”的对话,象征着对哲学、宗教等更高层次思想的探索,以及这种探索带来的超越世俗、洞察本质的体验。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学习、成长和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吾闻羲轩时,真淳初未散。

人人悟此理,不用一言赞。

漂流三季后,前圣多忧患。

木铎方大鸣,音响惜中断。

百家自其后,非是纷相难。

父子起争端,恨死呻吟缓。

秦人规我隙,行素俱灰炭。

读律不读书,条贯毛发乱。

嗟彼商颜人,坐不学城旦。

一曲紫芝歌,应有三人叹。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雄蜂采花粉,雌蜂衔花汁。

粉以作黄蜡,汁以蒸白蜜。

不辞盗我廪,但规安我室。

吾穷还可忍,岁岁看分出。

不见岐周人,先世但积德。

土地付獯狄,自爱豳沮漆。

儿孙遍天下,鲁卫酆郇毕。

勿言天未定,此理终可必。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屏前戏群优,黄冠与榛杖。

喜怒视朝暮,吊庆随俯仰。

不知有线索,但道多伎俩。

须臾屏后人,掣去无影响。

人生大化中,天地一罝网。

纷纷声利场,举世争掉鞅。

此身归空虚,身外计得丧。

我笑痴绝人,长作去来想。

区区曹孟德,诡谲穷万状。

闻道西陵坟,妓乐闹黄壤。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七)

我观古人书,得见千载上。

正闰互立论,南北纷相谤。

自从获麟后,法度久沦丧。

非是千万端,史笔不可仗。

我欲作野史,笔法师素王。

文章行诛赏,约束归至当。

其人负吾诛,勿谓已属纩。

书成不流传,则本留千嶂。

还有知我人,百世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