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其三)

不是流人泪亦横,夕阳荒草诉中情。

自抛家国甘心死,窃比冰霜彻底清。

玉麈柄边红粉净,孤鸾镜里白毫生。

从今唤醒梨花梦,收拾残魂礼佛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僧侣对陈氏赎身成为尼姑的深切感慨与敬仰之情。首句“不是流人泪亦横”便已奠定基调,诗人并未直接表达哀伤或喜悦,而是通过“泪亦横”的形象描绘,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刻。接着,“夕阳荒草诉中情”一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夕阳与荒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陈氏命运的无奈与凄美。

“自抛家国甘心死,窃比冰霜彻底清”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陈氏的坚韧与高洁。她愿意舍弃世俗的束缚,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以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我清白的坚守,如同冰霜般纯净无瑕。这种对理想与道德的执着,让人感佩不已。

“玉麈柄边红粉净,孤鸾镜里白毫生”则通过具体的物象,如玉麈柄上的红粉与孤鸾镜中的白毫,象征着陈氏内在的纯净与外在的孤独。红粉与白毫的对比,既展现了她的美丽与高洁,也暗示了她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从今唤醒梨花梦,收拾残魂礼佛名”表达了诗人希望陈氏的精神能够得到永恒的传承与纪念,如同梨花般美丽而短暂的生命,最终化作永恒的佛名,得以在世间留下不朽的印记。整首诗通过对陈氏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她个人的高尚品质,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精神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李公寓同锡侯夜话

半间茅屋古皇前,石火烧泉话旧缘。

冷月高悬居士榻,暗风斜吹孝廉船。

挑残灯碗钟来寺,敲罢棋枰雪满天。

共卧片毡拳作枕,布衾如铁夜如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夜怀李公

钟尽灯微拥破衾,长宵独雪伴枯吟。

泥床白满予方卧,疏壁寒飘尔莫禁。

都尉已明三老意,邺侯未了十年心。

何时日出消残窖,洒作人间遍地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谦受始见塞雪诗

寒天难曙角声催,被薄风停雪又来。

窖卧六年僧已老,窗飞数点客方猜。

乍如浪溅钱塘月,安得香飘庾岭梅。

赋罢不妨乘兴过,拨开粪火倒残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播船坚辞大法招相随乞戒喜示

不向天龙会里寻,空堂丈草漫沉吟。

田衣独耐长边冷,铁篴横吹太古音。

金色何妨三度舞,神光又见一腰深。

了知处处笙歌满,休悔从前错用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