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名为《和陈虚中与吕少逸唱酬口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霏霏玉唾胜三语,滟滟金荷倾十分”,以“玉唾”比喻细雨如丝,轻柔而绵长;“金荷”形容荷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者结合,描绘出一幅雨后荷塘清新的画面。接着,“胜三语”和“倾十分”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雨滴与荷叶互动的美妙景象,仿佛每一滴雨都蕴含着千言万语,每一朵荷花都倾注了十分的热情。
颔联“檐外催诗疑有雨,林间张幄岂须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诗意。诗人想象屋檐外的雨声仿佛在催促他作诗,而林间的帐篷似乎是为了避雨而设,却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于现实的诗意生活。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颈联“临溪尚忆童时钓,问俗仍宽柱后文”,将思绪拉回童年时光,回忆起在溪边垂钓的乐趣,以及与当地风俗文化的交流。这一联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尾联“珍重两公新句丽,落花依草竞纷纷”,是对友人作品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作品比作落花与依草,它们虽纷繁复杂,却各自美丽,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不仅是对艺术的颂扬,也是对生命多样性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