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仲冬白门柳,维舟露梢影。
日暮乌不栖,天空踏枝冷。
这首诗描绘了仲冬时节,白门柳下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时分,柳树倒映在水面上的梢影,以及乌鸦不愿栖息于空旷的树枝上的情景。"日暮乌不栖,天空踏枝冷"这两句尤为生动,不仅勾勒出画面的冷寂与孤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自尝郑樱桃,百果不挂齿。
生憎寇觅儿,眼中复有耳。
从他金兜鍪,不博白接䍦。
季龙渡洛水,夺汝习家池。
老奴玉镜台,安侬七宝镜。
奴自当奴心,侬自怜侬命。
比妾解语花,忍笑问东风。
即令花解语,难道得如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