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十一首(其六)

公子爱敬客,居恒相劳苦。

三千蹑珠履,金罍歌且舞。

一朝事势异,掉臂不胜数。

孤白秦藏中,函关夜艰阻。

鸡鸣迄狗盗,风期一何古。

不然孟尝君,血溅咸阳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段历史人物的变迁与命运的无常。开篇“公子爱敬客,居恒相劳苦”展现了一位贵族对宾客的深情厚谊,常常以礼待之,尽心尽力。接着“三千蹑珠履,金罍歌且舞”描绘了宾客云集,宴饮欢歌的盛况,展现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热闹。

然而,“一朝事势异,掉臂不胜数”转折突兀,暗示着主人公的命运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宾客纷纷离去,不再亲近。接下来“孤白秦藏中,函关夜艰阻”描述了主人公在秦地的孤独与困境,函谷关的夜晚显得格外艰难险阻,象征着他面临的重重困难和挑战。

“鸡鸣迄狗盗,风期一何古”则通过对比鸡鸣时分与狗盗的行为,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批判。最后“不然孟尝君,血溅咸阳土”以孟尝君为例,警示人们即使身处高位,也应警惕权势的腐蚀,避免重蹈覆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绘,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主题,同时也蕴含了对道德风范的思考与呼唤。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三十一首(其七)

壅蔽可畏哉,赵高其明效。

道路咸以目,讳言关东盗。

秦楚军相持,胜负犹未料。

扫国待大将,无端加谴诮。

奏事司马门,三日不得报。

致盟洹水上,长史作前导。

哀哉秦二世,烟雾霾七窍。

杀高易反掌,子婴亦敏妙。

至此可奈何,临风寄怀抱。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八)

子房盖世才,侥幸于一击。

去死不容发,老人所深惜。

卒遇草野间,命供仆妾役。

意固不在书,教之以忍力。

能忍不能忍,刘项所繇别。

子瞻留侯论,千秋具眼只。

淮阴钓城下,阿母心独恻。

吾岂望报乎,而进王孙食。

所以开广之,一言已破的。

登坛将百万,攻取战必克。

不用蒯通计,岂党陈豨逆。

单辞受奇冤,非尽汉负德。

破齐请假王,固陵期复失。

乘时取分地,望报抑何急。

孺子诚可教,王孙毋乃拙。

至死卒不悟,漂母有成说。

向令得其意,何至族为赤。

鲍鱼既云返,能蟠尚无翼。

天故幻异人,玉成两人杰。

授书与致餐,其为教也一。

世传圯上老,谷城片黄石。

然则漂妇人,安知非鬼物。

苏武大窖中,拘幽恒渴饥。

齧雪吞毡毛,羝乳乃得归。

卧起持汉节,节旄日以稀。

单于命李陵,置酒往说之。

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为。

卫律罪通天,固然何足疑。

陵也有广风,不死非脂韦。

庶几柯之盟,得当报主知。

乃亦为此言,涕下徒沾衣。

此言吾最恨,往往令人迷。

朝露既云短,为欢曾几时。

千秋万岁名,君子宜三思。

不见典属国,垂光等虹霓。

生面开麒麟,飘萧双鬓丝。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九)

梅福弃妻子,吴市变姓名。

逢萌客辽海,冠挂东都门。

偃卧不出户,蒋诩暨郭钦。

薛方慕巢由,笑却安车迎。

陈咸用汉腊,不忍污先人。

或远或近间,要归洁其身。

自惭年老矣,无以报汉恩。

谊岂事二姓,印绶徒纷纷。

杜口十日馀,龚胜真死臣。

嗟彼莽大夫,何颜对忠魂。

附莽亦非一,吾尤恨刘歆。

其父最先见,国祚移近亲。

歆也官国师,进封曰嘉新。

何以陈尚书,三子皆同心。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

世祖爱儒术,迥出高皇先。

草草札数行,感激令人传。

毋与穷寇争,赤眉吾自鞭。

饱逸待饥劳,非敢诸将烦。

始虽垂翅归,终则奋翼前。

东隅炤偶失,收效桑榆颠。

尔我君与臣,如人父子间。

何嫌复何疑,而有惧意焉。

豆粥燕蒌亭,麦饭滹沱干。

厚意久不报,迄今铭肺肝。

得陇复望蜀,人苦知足难。

每一发兵符,头须为皓然。

司马习步骑,水战非所娴。

一繇征南公,重我荆门权。

将军今老矣,乃犹枕戈眠。

中夜谁爬搔,背痒绝可怜。

笔与舌互用,真意浮其端。

词令妙天下,文彩如龙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