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伐木烧炭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环境的艰辛与生态的破坏。"伐木烧官炭,中林霹雳飞",形象地刻画出伐木时的壮观场面和雷电交加的危险,反映出当时可能的官府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短暂掠夺。
"穷猿无可择,飞鹊更何依",以猿猴和飞鹊的困境象征身处乱世的人们无处安身,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野雨生稊稗,山风长蕨薇",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中植物顽强生长的景象,暗示即使在艰难环境中,生命依然坚韧。
最后两句"儿曹能采拾,犹足慰年饥",表达了对孩子们还能通过采集野菜来缓解家庭饥饿的欣慰,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人情的温暖关怀。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