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懒睡四首(其四)

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

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泠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懒睡的情景,通过对比人间与山中生活的不同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人间白日醒犹睡”,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人间生活的忙碌与疲惫,即使在明亮的白天,人们也仿佛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暗示了世俗生活的虚幻与劳碌。

次句“老子山中睡却醒”,转而描述山中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老子”并非指古代哲学家,而是诗人自称,强调自己与山林的亲密关系。在山中,诗人似乎能真正地进入睡眠,又在某种意义上保持清醒,这或许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后两句“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泠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在山中,醒与睡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既是不同的状态,又是同一状态的体现。诗人的心灵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无论是醒还是睡,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溪流潺潺,云雾缭绕,水声泠泠,这些自然景象不仅衬托出山中生活的宁静,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与人间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体现了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题灌山小隐二绝(其一)

茆屋山中早晚成,任他风雨任他晴。

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灌山小隐二绝(其二)

一自移家入紫烟,深林住久遂忘年。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六月五章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毋沾尔行,国步斯频。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若屋之倾,尚支其楹。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如彼喑人,食荼与苦。

依依长谷,言采其芝。人各有时,我归孔时。

昔彼叔季,沉湎以逞。耄集以咨,我人自靖。

允允君子,淑慎尔则。靡曰休止,民何于极。

日月其逝,如彼沧浪。南北其望,如彼参商。

允允君子,毋沾尔行。如日之升,以曷不光。

形式: 四言诗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三十五)桓帝灵帝

逸德荒君度,刑臣擅主权。

忠良空授命,凶德欲弥天。

戾政招灾异,狂行污简编。

岂知亡国论,遗恨在他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