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衮臣赴任浙宪

綵衣入蜀记当年,金紫重来抱使权。

拥钺止奸民奠枕,扬鞭画计地流钱。

汝南评论常相借,圮上文书独见传。

政目告成才五月,岁头未改恰三迁。

秦云惨雪趋朝路,吴雨肥梅按部天。

名位愈隆人愈远,从今帝席为谁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送宋衮臣赴任浙宪》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描绘了宋衮臣赴任浙江宪官时的壮志豪情与政绩卓著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宋衮臣在蜀地的过往经历以及其在新任上的作为。

首联“綵衣入蜀记当年,金紫重来抱使权”,以“綵衣”象征宋衮臣当年的风采,入蜀任职,如今再次身着金紫官服,手持使权,显示出其身份地位的提升与权力的掌握。

颔联“拥钺止奸民奠枕,扬鞭画计地流钱”,通过“拥钺”、“止奸”、“民奠枕”、“扬鞭”、“画计”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宋衮臣治理地方、打击不法、安定民生的英明决策与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卓越的治政能力。

颈联“汝南评论常相借,圮上文书独见传”,引用历史典故,暗示宋衮臣的言论和文采受到广泛赞誉,他的智慧与才华得到了认可和传播。

尾联“政目告成才五月,岁头未改恰三迁”,赞扬宋衮臣在短短五个月内就取得了显著政绩,且在一年内实现了三次重要的政策调整或变革,体现了其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接下来的两联“秦云惨雪趋朝路,吴雨肥梅按部天”,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宋衮臣赴任途中庄严而充满希望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他将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最后,“名位愈隆人愈远,从今帝席为谁前”,表达了对宋衮臣声望日增却离君王越来越远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仕途的深切关注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宋衮臣赴任浙宪这一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风采与才能,也反映了宋代官员在政治、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送赵世泽供奉

君岂蹶张手,是间聊自藏。

儿童歌楚些,婢子诵灵光。

契分诗交密,形骸酒遣忘。

方依益者友,遽理舍人装。

鸡黍他年约,山河白日长。

阳关那忍听,衰老易悲伤。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游仙云宫

出郭三竿日,横江一苇航。

雀飞田有麦,蚕罢野无桑。

下马危梯滑,开门古殿香。

雨馀丹井溢,苔入醮坛荒。

画老星辰动,碑残岁月亡。

钟声落城市,符祝走村乡。

野鸟啼巴蜀,山崖刻汉唐。

临归更回首,惜此一襟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直舍书怀二首(其一)

寸枉非吾志,休论尺与寻。

黄披终日卷,青对十年衿。

风眩药囊减,雨昏茶碗深。

扬雄名宦思,都向草玄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直舍书怀二首(其二)

个处本来冷,此时仍更清。

拥炉成久坐,曳杖却徐行。

暝色侵书帙,秋阴入鼓声。

悠然索马去,祗此是功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