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

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

荀令见君应问我,为言秋草闭门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极具特色,以下是对其鉴赏的一些看法:

首句“别时暮雨洛桥岸”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景象,暮色中细雨如丝,行人在洛桥旁依依不舍,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气氛。这里的“洛桥”作为古都长安附近的地标,不仅映衬出诗人的寂寞之情,也透露出时代背景。

第二句“到日凉风汾水波”则转换了景象,时间推移到了行者抵达目的地的一天。清凉的秋风拂过河面,激起了一层层的水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心境的某种变化——从别离的哀伤到旅途中的平和。

第三句“荀令见君应问我”中,“荀令”指的是裴令公幕,卢郎中赴河东之行将会面见。这里的“问我”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这次离别,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某种慰藉或理解。

末句“为言秋草闭门多”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和关切。在这个季节里,秋草丛生,门外景色虽美,却也显得有些冷清。这里的“闭门”并非真实意义上的封闭,而是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期盼——诗人希望朋友能在这个萧瑟的季节里,对自己的情感状态给予理解和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白居易以其特有的平实语言,勾勒出一幅离别与期盼交织的画面,使读者在轻松流畅的节奏中,体会到诗人独特的情感波动。这正是白居易诗歌温婉、亲切而又不失深远意境的魅力所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

称意新官又少年,秋凉身健好朝天。

青云上了无多路,却要徐驱稳著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

大见腾腾诗酒客,不忧生计似君稀。

到舍将何作寒食,满船唯载树阴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其一)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馀。

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其二)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