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国家动荡、帝都沦陷的景象。"帝城王气杂妖氛"中,"帝城"指的是国都,"王气"是皇权的象征,而"杂妖氛"则暗示着一种混乱与邪恶的气息。这两词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一个政权衰败、社会秩序失衡的场景。
接下来的"胡虏何知屡易君"表达的是对外来侵略者无情变换君主的不解与愤慨。"胡虏"通常指代北方或西域的少数民族,这里可能是指入侵中原的外族势力。而"屡易君"则是说这些外来势力不断地更换他们控制下的统治者,显示出对传统秩序的破坏和不尊重。
第三句"犹有太平遗老在"表现了诗人对于仍然存活着、见证过太平盛世的老人的一种怀念。这些老人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他们对往昔的记忆如同对失去美好时光的缅怀。
最后一句"时时洒泪向南云"则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些老人的眼泪和他们望向南方(古代帝都多在北方,故而南方往往代表着失去的国土与王朝)的举动,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命运、对传统文化的哀叹,以及对于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深含历史沧桑之感,通过对过往美好时代的追忆和现实苦难的揭示,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于失去的传统与秩序的无限哀思。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玉玺相传舜绍尧,壶春堂上独逍遥。
唐虞盛事今寥落,尽卷清风入圣朝。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
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朝廷植党互相挻,政事纷更属纪年。
曾读上皇哀痛诏,责躬犹是禹汤贤。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授宋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