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角珠庭映伏犀。扶摇当上凤凰池。
广寒曾折最高枝。
壮志还同诸葛膝,清名还似紫芝眉。
梅花春寿酒行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月角珠庭映伏犀",以月光照射在如珠般明亮的庭院中,比喻庭中玉色木犀(一种植物)在月光下晶莹剔透,犹如伏犀(古代瑞兽,象征吉祥)的光芒。"扶摇当上凤凰池",诗人借木犀的形象表达自己渴望仕途升迁,如同木犀在风中扶摇直上,最终进入象征朝廷高位的凤凰池。
"广寒曾折最高枝",暗指诗人有着高尚的追求,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希望能达到人生的巅峰。"壮志还同诸葛膝",将自己比作诸葛亮,表达了坚韧不拔的志向和忠诚的品格。"清名还似紫芝眉",以紫芝(仙草)的清高之名比喻诗人的清白名声,如同紫芝的秀美眉毛。
最后一句"梅花春寿酒行迟",以梅花的坚韧和春天的长寿酒(寓意庆祝长寿)相映,暗示诗人虽有壮志,但行事稳健,不急于求成,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品性的持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志向、清白的名声以及对仕途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彩笔新题字字香。雁来时候燕空梁。
芙蓉无处著秋光。
人远山长言外意,曲传书恨醉时妆。
倩谁闲寄水云乡。
宋玉悲秋合反骚。陶潜把菊任持醪。
山遥遥外水萧萧。
梦不到时诗自在,兴难忘处恨全消。
香沈沈里蕊飘飘。
只恐山灵俗驾回。海鸥飞下莫惊猜。
机心消尽重徘徊。
宿雨乍晴千涧落,晓云微露两山排。
新苗时翼好风来。
小雨收晴作社寒。月桥花院篆香残。
杏腮桃脸黛眉弯。
歌拂燕梁牵客恨,醉临鸾镜怕人看。
良宵春梦绕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