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景韩堂漫笔五首(其二)不周之山》由明代诗人卢象升创作。诗中以“不周之山”为背景,借以抒发豪情壮志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不周之山头可触”,描绘出诗人对自然伟力的向往与追求,仿佛能伸手触及那遥远的不周山,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与勇气。次句“沧浪之水足可濯”,进一步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自然之中,通过洗涤心灵,象征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净化与升华。
“撼摇天柱蹑洪流,丈夫气骨原千秋”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豪迈气概,如同天柱摇动、洪流奔腾,却依然能够稳如泰山,保持自己的气节与风骨,彰显了“大丈夫”的精神品质,跨越千年而历久弥新。
接下来,“我今俯仰何所事,顾影掀须只如此”两句,转而反思自我,面对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深思。他低头回顾,抬头展望,以掀须的动作,既是对自我形象的戏谑,也是对人生百态的幽默解读。
最后,“白日升沉无已时,安得长绳一系之”两句,以白日的不断升沉为喻,感叹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表达了对永恒的渴望与对时间的无奈。诗人希望找到一根长绳,能够捕捉住时间的流逝,留住那些珍贵的瞬间,寄托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面对挑战与变化时的坚定信念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