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螺杯五色灿生花,海外磨成只几家。
遗我故人斟酒看,不知可否抵银槎。
此诗以螺杯为题,描绘了一种稀有且色彩斑斓的器皿,其珍贵与独特性不言而喻。螺杯在海外仅由少数工匠磨制而成,其五色斑斓如同生花般绚烂,展现出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诗人将这样的珍品赠予故人,并邀请其品尝,希望这杯中之物能够超越物质的价值,或许能像银槎一样,承载着友谊与美好,跨越时空的界限。整首诗通过螺杯这一载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稀世之物的赞叹之情,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
不详
嘉庆十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善诗画,尤工山水。未第时,每阴雨辄入山观烟云出没,以资画趣。有《内自讼斋杂刻》等
老蚌无成老水滨,珍珠吐尽不堪珍。
平生自是甘瓢饮,半个壶芦尚挂身。
曾向黄州探怪石,又看文石到澎湖。
磨砻半借人工巧,笑问坡翁入供无。
从来山海孕精灵,钟乳千年百岁苓。
欲觅神仙问真赝,澎湖何处有空青。
有角无鳞俨若螭,云多阳气助生孳。
世人不惜千金价,冻死波中尚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