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银汉云情玉漏长,蛩声悄画堂。
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皓月泻寒光,割人肠。
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银汉云情玉漏长"一句,以天上银河为喻,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同玉制的水钟滴答不断。这里的“云情”暗示着诗人的心绪随云卷舒,而“玉漏长”则是对夜之悠长的描写。
"蛩声悄画堂"一句,则将蟋蟀的鸣叫比作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
接着的“筠簟冷,碧窗凉”两句,更是深化了秋夜的萧瑟感。筠簟即竹制的床褥,而碧窗则形容窗外的月光如水般清凉,这里的"冷"和"凉"字眼,都是对寒意的描绘,给人以深秋已至的感觉。
“红蜡泪飘香”一句,则通过红色的蜡烛滴落的泪珠来形容诗人的哀愁。这里的"红蜡"不仅是对光线的描写,更是情感的象征,而"泪飘香"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楚。
“皓月泻寒光,割人肠”两句,以明净如洗的月亮和其散发出的寒冷光芒,对比出人的心绪被割裂般的痛苦。这里的"泻"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月光的洒落,也形容了诗人内心的痛楚。
最后,“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两句,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夜深人静,他如何能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池塘边行走,面对着成双的鸳鸯,而自己却形单影只?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哀愁的情怀。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思念,是一篇表达深沉情感的小品。
不详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元遗山曰: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金风轻透碧窗纱,银釭燄影斜。
欹枕卧,恨何赊,山掩小屏霞。云雨别吴娃,想容华。
梦成几度绕天涯,到君家。
春情满眼脸红消,娇妒索人饶。
星靥小,玉珰摇,几共醉春朝。别后忆纤腰,梦魂劳。
如今风叶又萧萧,恨迢迢。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罗裾薄薄秋波染,眉间画得山两点。
相见绮筵时,深情暗共知。
翠翘云鬓动,敛态弹金凤。
宴罢入兰房,邀人解佩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