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凄美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深沉的情感。首句“柳如眉,云似发”以柳枝和云朵比喻美人的眉宇和头发,既显得温柔又带有几分神秘。
接着,“鲛绡雾縠笼香雪”中的“鲛绡”指的是细丝般的雨,而“雾縠笼香雪”则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种景象中寻找着某种超脱现实的情感寄托。
“梦魂惊,钟漏歇”表达了诗人在梦醒之后的心灵震撼和时间静止的感觉。紧接着,“窗外晓莺残月”则是对清晨窗外残留的月光进行描绘,这里面的“晓莺”即指的是早晨的鸣叫声,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
“几多情,无处说”表达了诗人内心充满了无法诉说的复杂情感,而“落花飞絮清明节”则是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
最后,“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直接点出诗人对于离别的深切感受。这里面的“少年郎”可能是指一位年轻男子,或者是泛指那些在青春时期就经历了离别痛苦的人。诗句中的“容易别”表明了离别的突然和无可奈何,而“一去音书断绝”则强调了离别后的彻底隔绝,无论是声音还是书信,都成为了不可能实现的联络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于生离死别的无奈与哀伤。
不详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元遗山曰: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罗裾薄薄秋波染,眉间画得山两点。
相见绮筵时,深情暗共知。
翠翘云鬓动,敛态弹金凤。
宴罢入兰房,邀人解佩珰。
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
声颤觑人娇,云鬟袅翠翘。
酒醺红玉软,眉翠秋山远。
绣幌麝烟沈,谁人知两心。
玉容光照菱花影,沈沈脸上秋波冷。
白雪一声新,雕梁起暗尘。
宝钗摇翡翠,香惹芙蓉醉。
携手入鸳衾,谁人知此心。
烟水阔,人值清明时节。
雨细花零莺语切,愁肠千万结。
雁去音徽断绝,有恨欲凭谁说。
无事伤心犹不彻,春时容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