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二萧

未曾相见已相知,楚粤江山棣萼诗。

每恨乾坤催我老,却于湖海识君迟。

机云才藻今无几,管鲍襟期说向谁。

靡靡乱山嘶瘦马,碧云日暮正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还未见面已心相知,如同楚粤两地的友人以诗传情。
常常遗憾时光匆匆催人老,却在江湖相遇得太晚。
像机云那样的才子已经不多见,管鲍之交的深情又能向谁述说。
马儿在乱山中发出嘶鸣,傍晚的碧云下我更思念你。

注释

未曾:还未。
相见:见面。
已:已经。
相知:心有灵犀。
楚粤:古代地区名,泛指南方。
棣萼:比喻兄弟情深。
诗:诗歌,这里指书信。
恨:遗憾。
乾坤:天地,引申为时光。
催:催促。
湖海:泛指广阔的地方,象征江湖。
机云:三国时期才子陆机和陆云兄弟的合称。
才藻:才华出众。
无几:很少。
管鲍: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以友情著称。
襟期:胸怀,情谊。
靡靡:形容声音微弱。
乱山:杂乱的山峦。
嘶:马的叫声。
瘦马:形容马瘦弱。
碧云:青天上的白云。
日暮:傍晚。
正相思:正在深深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沉友情,以及对未能及时相识的君子的遗憾。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如楚粤江山、机云、湖海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未曾相见已相知"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两人的精神契合,即便是未曾谋面,也已经有了一种超越现实的了解。紧接着"楚粤江山棣萼诗"则通过自然景物,烘托出这份情谊,似乎在说,这样的友情就如同那些江山一样,历久弥新。

"每恨乾坤催我老" 表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年华增长的无奈。而"却于湖海识君迟"则是诗人对于未能早些相识的遗憾,这里的"湖海"又一次强调了空间上的距离感。

"机云才藻今无几" 这里"机云"和"才藻"都是才华和文采的象征,"今无几"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人才凋零的感慨。紧接着"管鲍襟期说向谁"则是诗人对于古代贤士管仲、鲍叔牙的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想要寻找知音却又感到困难的心情。

最后两句"靡靡乱山嘶瘦马,碧云日暮正相思" 则描绘了一种落寞孤独的情境。"靡靡"形容声音的低沉和悠远,而"嘶瘦马"则是环境萧瑟、物是人非的一种写法;"碧云日暮"则营造出一种时间即将过去的意境,"正相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拟长沙访姚雪蓬至永返赋此为寄

今傍南轩住,应知理趣精。

通书多似易,论语不言诚。

拟欲听微论,犹能慰别情。

江湖风浪隔,肠断楚鸿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拟游长沙至零陵忽动归兴

拟寻禹柏过长沙,且泊愚溪问酒家。

岁旱可能飞石燕,秋高还看落天虾。

乾坤纳纳催霜鬓,歧路悠悠又菊花。

惆怅草黄骐骥病,归心依旧绕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时事

时事如颓屋,谁堪任栋梁。

国贫僧牒贱,边病檄书忙。

有分忧宗社,无才出举场。

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苏莹中先往新淦过新喻访之不遇赋诗为寄

玉笥山前水拍空,知君何处系吟篷。

敢轻奇士题凡鸟,漫有忧心咏阜螽。

沅芷澧兰犹可寄,江云渭树苦难同。

门前草木皆诗卷,独倚筼筜啸晚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