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七)

晚上危亭忆令威,凌虚山上悟玄机。

丹成不见升腾迹,徒想当年化鹤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夜晚在高亭中怀念令威仙人
在凌虚山上领悟深远的奥秘

注释

危亭:高高的亭子,可能指代一种幽静的环境。
令威: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代超脱尘世的人物。
凌虚山:虚构或象征性的高山,寓意精神上的超越。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丹成:修炼丹药成功,道教术语,指修炼得道。
升腾迹:升天的踪迹或迹象。
徒想:空想,徒然思念。
化鹤飞:传说中仙人可以变化为鹤飞升,此处指令威仙人的仙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所作,名为《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七)》。在这个简短而深邃的篇章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时光和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思考。

“晚上危亭忆令威”一句,以一个高耸的亭台作为背景,传递出一种孤寂与沉思的情感。诗人在这个位置回想起历史上的英杰人物及其令人敬畏的力量和气概。这不仅是对过往英雄事迹的一种缅怀,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对于崇高理想的向往。

“凌虚山上悟玄机”则表达了诗人在攀登山巅时,对宇宙奥秘的体会。这里,“凌虚”意味着超越凡尘,接近天空,而“悟玄机”则指深入理解自然和人生的根本规律。这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哲思与对生命真谛的探求。

在后两句中,“丹成不见升腾迹”表达了对某种目标或理想实现之后,却看不到实质成果的无奈。这里的“丹成”可能指的是道家炼丹术语,意指修炼成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看到实际效果。

最后,“徒想当年化鹤飞”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化鹤飞”出自古代仙传,形容道士修炼成仙后,能够变成鹤飞升天界。这一句在此处用来比喻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渴望和不舍。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精神态度,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通过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对生命真谛的探究,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六)

晚上危亭忆孟君,龙山一醉见天真。

堪嗟东道空遗臭,争似尊前落帽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五)

晚上危亭望石城,楚君曾向此间兴。

城池芜没人何在,只有空山几个僧。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四)

晚上危亭想谪仙,孤坟寂寂锁寒烟。

高风直节谁能继,只有诗篇后代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三)

晚上危亭一凭栏,青青最爱谢家山。

谢公陈迹虽磨灭,馀韵遗风尚可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