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北窗二首(其二)

水际柴荆昼不开,卧听微雨杂轻雷。

春蚕满箔眠初起,社燕争巢去复来。

海桧屈蟠依怪石,山榴零落点苍苔。

一樽及此风光美,车下长坡底用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白天,水边的简陋小屋紧闭门窗,我躺着聆听细微的雨声和轻雷作响。
春蚕在蚕箔上刚睡醒又开始忙碌,社燕忙着筑巢,飞来飞去不停歇。
海边的桧树弯曲地生长在奇形怪状的石头旁,山上的石榴花零星掉落,点缀着青苔。
在这美景中,一杯酒足矣,无需再推车下长长的坡道。

注释

柴荆:简陋的小屋。
昼不开:白天紧闭门窗。
卧听:躺着聆听。
微雨:细微的雨。
轻雷:轻柔的雷声。
春蚕:春天的蚕。
眠初起:刚睡醒。
社燕:燕子。
争巢:忙碌筑巢。
去复来:飞来飞去。
海桧:海边的桧树。
屈蟠:弯曲生长。
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
山榴:山上的石榴花。
零落:零星掉落。
苍苔:青苔。
一樽:一杯酒。
风光美:美景。
车下:车下。
长坡:长长的坡道。
底用推:无需推。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陆游的《初夏北窗二首(其二)》描绘了初夏时节宁静而生动的景象。首句“水际柴荆昼不开”,写出了柴门紧闭,隐匿于水边,白天也少有人打扰的静谧氛围。接着,“卧听微雨杂轻雷”描绘了诗人悠闲地躺着,聆听窗外细雨与轻微的雷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恬淡的夏日午后情境。

“春蚕满箔眠初起,社燕争巢去复来”两句,通过春蚕在箔上刚睡醒又开始忙碌,以及社燕忙着筑巢的动态画面,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季节的更迭。

“海桧屈蟠依怪石,山榴零落点苍苔”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致,海桧弯曲地生长在奇形怪状的石头旁,山榴的花朵零落地散落在青苔上,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野趣。

最后,“一樽及此风光美,车下长坡底用推”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享受,他悠然自得,即使面对下坡路也不急于驾车,仿佛这美好的景色足以抵消一切疲惫。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田园风光,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风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初夏同桑甥世昌过邻家

空谷旧生涯,萧条只自嗟。

妻馋嗔护笋,儿病失浇花。

赤米老能饱,浊醪贫可赊。

徵科幸差简,扶杖过邻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初夏杂兴六首(其二)

巾脱冠攲八尺床,竹阴槐影有馀凉。

随风花堕残棋上,引睡书抛倦枕傍。

水长沙鸥向人熟,雨馀巢燕哺雏忙。

尚嫌未惬幽情在,又唤渔舟渡野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夏杂兴五首(其一)

隐趣与谁论,深居湖上村。

避兰宁改路,惜笋不开园。

庭草饶生意,溪沙记涨痕。

愁来时浅酌,随事有鸡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初夏杂兴五首(其四)

移花得微雨,晒药遇新晴。

闷里家书到,贫时籴价平。

身方抱沉疾,天乃相馀生。

莫恨村醪薄,灯前与细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