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山下望虎鼻峰爱其峭拔赋诗一首过南溪柬萧鹏举

我行武山南向西,冈峦回伏当武溪。

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

武山势高如卧几,后巘前峰互盘峙。

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

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

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

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

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经武山下望虎鼻峰爱其峭拔赋诗一首过南溪柬萧鹏举》描绘了武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我行武山南向西”,点明了诗人的行踪,紧接着“冈峦回伏当武溪”展现了山势起伏与溪流相伴的景象。

“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两句,形象地刻画了虎鼻峰的奇特形状,犹如猛虎之鼻,夕阳映照下的云霞更添神秘色彩。诗人以“武山势高如卧几”比喻山势平缓,而“后巘前峰互盘峙”则描绘了山峰错落有致的布局。

“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进一步强调了武山之高峻,即使远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其雄伟。接下来的诗句“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通过对比,突出了武山的壮观超越了其他景物。

“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运用神话传说,赋予山峰神话色彩,增添了浪漫主义气息。最后,“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深山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结尾“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预示着诗人期待与友人共游,攀登山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武山的秀美与气势,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花竹脊令图

石崖春阴覆花竹,二鸟飞鸣以相逐。

人生兄弟乃类此,莫君写之最精熟。

吁嗟人为万物灵,急难相感非顽冥。

王风既远常棣废,尺布之谣安可听。

形式: 古风

题溪山春晓图寄赠萧翀

土山戴石石角倾,偃树杂出如幢旌。

青天微茫晓色动,雨气合沓千峰晴。

野桥西边有村路,之子鸣鞘踏云去。

重岩花发似闻香,隔水莺啼不知处。

东南连年飞战尘,如此山水何清新。

石田到处长荆棘,岂有荷耒春耕人。

我昨西游登武姥,手抉云霞望仙府。

把酒忽逢东海生,醉卧溪南紫萝雨。

紫萝阴阴覆岩扉,十日寻幽行未归。

云峰流泉半空落,六月飞雪沾人衣。

拂衣归隐知何日,却对画图心若失。

不闻流水渡溪还,时见浮云向山出。

怀哉桃花修竹林,江海秋高烟雾深。

岂无耕钓在田野,谁识悠悠沮溺心。

形式: 古风

莫君写鹰图

莫君写鹰如写生,毛翮嘴爪皆天成。

轩然缣素出奇骨,眼光上掣层云惊。

狠如猛士赴敌场,烱如愁胡望八荒。

屹如虎将坐戎阃,歘如雷电驱干将。

皂雕最大木鹞小,老鹘两翅森开张。

角鹰戴角下廖廓,海风飒飒天飞霜。

当时见画画搏击,突过陡捩捎平冈。

山禽塌翼雉碎首,仁者见之心惨伤。

知君才名重江海,攻画苦心三十载。

楚公绝笔见孤骞,太华峰尖见精采。

只今阴山谁复过,鸣鹘猎骑方森罗。

江南万里芳草绿,奈尔鹰隼飞扬何。

形式: 古风

寄曾郁文短歌

澄江水,向东流,流向东昌江上头。

我有故人在江上,十年不见增烦忧。

白沙水声寒活活,黄岩云气凝清秋。

岂无沙棠枻吴女讴,可以载酒同遨游。

狂风吹山波浪恶,使我不得回轻舟。

翩翩云中双飞燕,衔书寄我频留恋。

书中展转道深情,但恨相思不相见。

春燕飞来秋复归,报书不遣壮心违。

碧兰紫蕙何由采,即恐萧条霜露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