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孝廉读书天屏山

秋空雨洗千芙蓉,霜树绕谷攒青红。

嗟我欲游不可得,子往毕业兹山中。

念子出身自纨绮,秀如青松茁蒿蓬。

十年奔走铩毛翮,黄金散尽家已空。

怀中一经不敢弃,舍此将恐为昏聋。

束书上堂告父母,云深独往无仆僮。

林僧谷叟颇惊客,粗茶粝饭意甚忠。

身闲昼静百事绝,经史左右相研攻。

径须跨海踏鲸背,且莫琐屑笺鱼虫。

车良路端期不止,跬步自可升华嵩。

学成静俟时自至,譬彼力穑遭年丰。

朝廷悬爵待奇隽,掇取五鼎荣三公。

古来孝弟神所相,未必使子羸其躬。

蹇予少学壮愈惰,聪明日损鬓已翁。

世间有书未尽读,安得返老还为童。

跛鳖那由追騄耳,赠子以策情何穷。

倘有新知远相教,为我缄寄东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雨后的景色,千朵芙蓉清新脱俗,霜染的树木在山谷间显现出青红交错的色彩。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前往游历,而沈孝廉则在此山中专心求学。沈孝廉出身富贵,如同青松般在艰难环境中成长,历经十年艰辛,学业有成。他决心坚持读书,不畏贫穷,带着经书向父母告别,独自踏上求学之路,受到僧人和村民的朴素款待。沈孝廉在宁静的环境中研读经史,志向高远,期待学成后能为国效力。

诗人鼓励沈孝廉要有毅力,不必局限于琐碎之事,要像跨越大海一样追求卓越。他相信只要不断努力,沈孝廉定能成就非凡,就像农夫勤劳终获丰收。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年华已逝,未能尽读天下之书,希望沈孝廉能成为他的知识传递者,通过鸿雁将新的学问带回。整首诗表达了对沈孝廉的期望与激励,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义兴宣疡医

长桥下压蛟龙宫,岸上人家如镜中。

道人卖药临溪水,医得青蛇是龙子。

报恩不受千金珠,龙伯亲传海藏书。

门前扶杖人如市,妙术何愁三折臂。

燕支山前白草秋,冷入金疮泪欲流。

安得金丹从尔乞,提携玉龙还向敌。

形式: 古风

奉化李公复祖母沈氏年二十生子七月而寡既长沈为娶兄之女为妇生二子亦寡长即公达次公复二母今皆已老号双节堂赋

凤觜鸾胶难续弦,双龙镜破难再圆。

阿婆二十已守节,新妇哭夫方少年。

大儿娇啼母心苦,小儿十月安知父。

破窗风雨来早秋,夜绩灯前共相语。

山头松柏摧为薪,山前翁仲亦成尘。

红颜憔悴垂白发,生死不惭泉下人。

形式: 古风

莘叔耕画梅雪轩

好画谁如莘枣强,堕马折肱犹未忘。

何年写此寒林趣,精绝未数左手王。

屋里何人坐吹笛,似是南昌郡中客。

曲终朔雪忽飞来,开门满树梅花白。

形式: 古风

送金秀才归侍

风吹历阳树,石城悲早秋。

高堂入远梦,拂袖登吴舟。

金陵官酒如乳香,酌君送君朱雀坊。

前日同来二三伴,此时望君俱断肠。

科名古来人共羡,富贵不如归故乡。

年年随计多辛苦,十上风尘竟何补。

秋卷留将箧内归,彩衣重看阶前舞。

当时县令亲劝行,今日还家父老迎。

门外清溪仍可钓,山下古田躬自耕。

子身长健亲长在,黄金如山不可买。

君不见长安城中罢官客,欲作布衣那可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