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前往长陵拜谒时遭遇雨天的情景。首句“候谒长陵夜”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晚的长陵显得格外庄严神秘。接着,“玄宫閟不开”一句,通过“閟不开”三字,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难以接近的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渲染气氛:“雨鸣松淅沥,山拥殿崔嵬。”雨声在松林中回响,山峦将宫殿环绕,形成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这里,“鸣”、“拥”、“崔嵬”等词生动地描绘了雨声、山势和宫殿的雄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藉草衣全涴,临厓意欲颓”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恶劣天气时的无奈与失落。“藉草”表明诗人可能在草地上休息或等待,而“衣全涴”则说明雨水已经浸透了他的衣物,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临厓意欲颓”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和沮丧情绪。
最后一句“灵旗恐沾湿,瞻送屡徘徊”,诗人担心祭品(灵旗)被雨水打湿,表现出对仪式的尊重和对神灵的敬畏。同时,“瞻送屡徘徊”则体现了诗人因天气原因无法完成拜谒任务时的犹豫与彷徨,以及对未能如愿以偿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