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联“乱帆青壁下,盘磴白云间”,以“乱帆”与“青壁”、“盘磴”与“白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感,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航行的繁忙。接着,“宋后仍唐寺,吴中见越山”两句,通过历史遗迹与地理特征的结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永恒。
“空江钟夜度,古木院春关”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夜晚的钟声悠扬地回荡在空旷的江面上,古树环绕的寺院仿佛与春天的门户紧紧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南内今僧定,西岩月自閒”两句,将目光转向寺庙内部,描绘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月光的自在,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