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小师无二回中川

蜃江来访竺山春,贵尔寻师已得人。

莫学横趋未归客,至今尘土满衣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蜃江之水涌来探访竺山的春天,你尊贵地寻找老师已经找到人。
不要学那些匆匆忙忙还未归家的人,他们至今衣衫上还沾满了尘土。

注释

蜃江:海市蜃楼之江,比喻虚幻或远方的景象。
竺山:可能指一座有名的山,也可能象征学问之山。
贵尔:尊贵的你。
寻师:寻找老师或者求学。
横趋:横冲直撞,形容行动鲁莽。
未归客:尚未回家的人,可能指在外游历或奔波的人。
尘土:比喻经历或困难。
衣巾:衣物,这里代指人的形象或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送小师无二回中川》。诗中以春天的蜃江为背景,表达了对小师无二回归中川的送别之情。"蜃江来访竺山春"描绘了江水如幻影般映照着竺山的春色,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接着,诗人告诫小师"贵尔寻师已得人",暗示他已经找到了值得尊敬的导师,希望他能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莫学横趋未归客",这里的"横趋"可能指的是急于求成或行为鲁莽,诗人提醒小师不要像那些未能达到目标就匆匆返回的人一样,行事过于急躁。最后,诗人以"至今尘土满衣巾"的形象比喻,劝诫小师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要脚踏实地,切勿因急于求成而忽略了积累和沉淀。

整首诗寓教于景,既有送别的离情,又有对学道修行的深沉思考,体现了禅宗诗的淡泊与哲理。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文瘦牛

一味清寒骨拄皮,且无心力去扶犁。

江湖尽尽有闲地,况是春风草长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永嘉祖意禅人

识得祖师端的意,迢迢千里扣知音。

当机一喝忘情谓,归兴犹如虎出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先侍者

半怯春寒病未苏,出门无力为三呼。

诸方辣手如灵验,秋晚应归捋虎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送泾禅者

白鸟明边秋思远,逢人未话齿先寒。

他年祖室争头角,云外归来略借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