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智上人还曹溪

为忆曹溪路,飘然一锡还。

云霞堪自老,生死不相关。

地僻逢人少,岩虚伴月閒。

无能解尘缚,瓶钵日追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返曹溪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超脱。首句“为忆曹溪路”,点明了僧人此行的目的地——曹溪,表达了他对那片圣地的深深怀念。接着,“飘然一锡还”以“飘然”二字形容僧人离去时的洒脱与自在,锡杖是僧侣行脚的象征,此处暗示着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云霞堪自老,生死不相关”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云霞喻指僧人的超然物外之境,表达出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豁达与宁静。云霞随风飘荡,象征着僧人的心灵自由无拘,生死对于他而言,已不再是束缚,而是可以超越的存在。

“地僻逢人少,岩虚伴月閒”描绘了曹溪之地的幽静与清寂,人迹罕至,岩石空旷,只有月光相伴。这样的环境更衬托出僧人内心的纯净与孤独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寂寞。

最后,“无能解尘缚,瓶钵日追攀”表达了僧人虽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束缚,但每日仍执着于修行,追求心灵的解脱。瓶钵在这里象征着僧人的日常用品和修行工具,也暗含着对佛法的追求与实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充满了浓厚的禅宗气息,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一丝超然与宁静。

收录诗词(17)

陈守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移居郊西喜社中诸子见过

不能舍流俗,溷迹半丘林。

宾客衣冠少,牛羊村巷深。

采葵犹未熟,修竹渐成阴。

一种清贫趣,留君话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智海太空二上人入山

丛桂秋山晚,思归忆鹿麋。

来携方上友,去割世间悲。

丈室孤峰远,弥天一苇移。

风流惊二朗,禅藻胜诸师。

水尽情方惬,山穷力未疲。

袖藏唯贝叶,肩荷只藤枝。

翠竹开三径,莲花礼六时。

寒泉当户落,香饭隔松炊。

凿沼时栽药,穿篱或折葵。

他时同把臂,休讶入林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春(其一)

杜宇催残花更开,声声恰动掌中杯。

眼看一树垂杨色,欲绾春光那得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春(其二)

柳畔花边醉复醒,乾坤消息不曾停。

明朝莫道春归去,芳草窗前照旧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