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野泉余琴士

昨访梅花岩,洒落观飞泉。

因怀流水调,哀玉杂冰弦。

乐失求之水,在野有遗传。

之子抱桐响,与泉相悠然。

谁哉洗俗耳,直驾钟期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傅汝舟所作,名为《赠野泉余琴士》。诗中描绘了诗人探访梅花岩,观赏飞泉的场景,并由此引发了对流水与音乐的联想。诗人通过“哀玉杂冰弦”这一句,将泉水的声音比作哀怨的玉笛声与冰弦的交织,形象地表达了泉水的清脆悦耳。接着,诗人以“乐失求之水,在野有遗传”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乐的追寻与传承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友人余琴士的赞美,称其琴音如“抱桐响”,与泉水相呼应,展现出一种和谐与悠然自得的意境。最后,“谁哉洗俗耳,直驾钟期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的琴音能洗净世俗的尘埃,超越古代知音钟子期的高度,体现出对友人才华的极高评价和对其音乐艺术成就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人琴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画(其一)

杏花迎马色,忽忽过此桥。

非关春事引,想是碧山招。

回首天台瀑,千年挂紫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画(其二)

金塘对幽人,玉经付童子。

柳阴曾歇煆,渔笛砭俗耳。

微微菡萏风,白云随之靡。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蓝子激甫招登白塔过平川微雨信宿董氏留赠诸昆

隐君家住平川上,清流十里平如掌。

高门华屋世屡胄,芝术桑麻日争长。

男婚女嫁贱珠襦,弟劝兄酬足盆盎。

过客频留宿水堂,居人尚尔称山长。

昼苑冰浓碧碗浆,夜庭锦烂丹书幌。

诸郎索诗义不薄,野夫据榻颜真强。

宁嫌风雨阻登临,且恋丘园叙乡党。

卜邻倘遂武夷居,九曲扁舟共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宴姜侯公堂长句

姜侯平生最清苦,今日高筵槌大鼓。

千回异味出脩竹,百转新声入疏雨。

肉食祇应供宦达,客游何敢当宾主。

真缄长者赐缱绻,故为野人破规矩。

忆昔与侯交不稀,府中常坐两布衣。

白泉太守每下榻,黄堂诸公时叩扉。

北风忽散南云会,朱汪哭母张陈归。

太守近始到百越,高郎远自游两畿。

参辰落落存北斗,侯亦南迁此州守。

三年长寄海上书,八月重斟菊边酒。

楚凤抽身避鹧鸪,鲁鸡徙翅逃风后。

沧溟钓竿不负人,日暮高天共回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