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感旧四首(其二)

五侍仙祠两挂冠,此生略有半生闲。

啸歌雨笠烟蓑底,来往山村县郭间。

一粒何当换凡骨,数杯且复驻颓颜。

胡尘扫尽知何日,不隐箕山即华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五侍仙祠挂冠退隐,这一生似乎只有半生清闲。
在风雨中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吟啸,我在城乡间穿梭往来。
何时能用一粒米换取凡人的躯体,暂且借几杯酒留住衰老的容颜。
何时才能扫净战乱的尘埃,我既不想隐居箕山,也不愿退隐华山。

注释

五侍仙祠:一处供奉仙人的祠堂。
挂冠:辞官退隐。
略有:稍微有。
半生闲:大半生的闲暇时光。
啸歌:吟唱歌曲或啸叫。
雨笠烟蓑:斗笠和蓑衣,用于防雨和烟雾。
山村县郭:乡村和县城。
何当:何时能够。
换凡骨:换取平凡人的身体。
颓颜:衰老的容颜。
胡尘:指战乱的尘埃。
扫尽:彻底清除。
知何日:不知何时。
不隐:不愿隐居。
箕山:古代隐士的象征。
即华山:或者华山,另一处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日感旧四首(其二)》。诗中,作者以“五侍仙祠两挂冠”自述曾经的仕途生涯,意指两次辞官归隐。他感叹自己后半生过着悠闲的生活,在风雨中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穿梭于山村与县城之间,享受田园之乐。

“一粒何当换凡骨”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洗尽铅华的向往,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换取不平凡的人生。而“数杯且复驻颓颜”则流露出借酒消愁、暂且忘却衰老的无奈和自我宽慰。

最后两句“胡尘扫尽知何日,不隐箕山即华山”寓言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希望早日平定战乱,那时他可以选择在如箕山或华山这样的隐居之地度过余生,远离尘世纷扰。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仕途的回顾,又有对当下生活的自适,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期待,展现了陆游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夏日感旧四首(其三)

吴人那惯粟浆酸,茶碗聊沾舌本乾。

身病不堪闲客搅,日长惟忆异书看。

流年冉冉谁能驻,长夏迢迢亦已残。

步有新船君贺我,西风先梦上严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夏日感旧四首(其一)

北窗枕簟卧陶翁,树树鸣蝉叶叶风。

睡觉残书栖懒架,浴回细葛覆熏笼。

一藤未遂名山去,半卷还惊旧历空。

妄想金丹君莫笑,清班曾是长仙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夏日感旧四首(其四)

独居无复客嘲边,终日颓然饱即眠。

护砚小屏山缥缈,摇风团扇月婵娟。

桐阴忽见翻双鹊,石罅时闻落细泉。

避暑不须河朔饮,转头即见早秋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夏末野兴二首(其二)

漠漠川云阖复开,天公试手挽秋回。

参差小市林边出,缥缈疏钟雨外来。

土塯饭香供晚饷,布帘字大卖新醅。

归舟自逐轻鸥去,不用城笳抵死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