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生得胡儿拟弃捐。

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携抚视皆可怜。

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

悲莫悲于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决定此生不再问苍天,既然命运让我拥有胡儿,打算舍弃。
从学会走路到开始独立坐着,我都抱着他们,怜爱无比。
谁料远方使者询问姓名时,我拭泪悲喜交加。
最悲伤莫过于生离死别,更痛心的是你家还要留下我的两个孩子。

注释

自断:自己决定。
胡儿:这里指非汉族的孩子。
拟弃捐:打算舍弃。
一始:刚刚开始。
扶床:学习走路。
抱携:抱着带领。
宁知:谁料。
远使:远方的使者。
问名姓:询问姓名。
悲且庆:悲喜交织。
生别离:生离死别。
君家:你的家中。
二儿:两个孩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母亲面对远征将士的悲凉情感。"自断此生休问天"表达了她对于命运的无奈与放弃,"生得胡儿拟弃捐"则是她对亲生子女的不舍之情。接着两句"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携抚视皆可怜"展示了母亲对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细心照料和深切的母爱。

下半首诗转向远征将士的问候与离别之痛,"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中,"宁知"表达了一种不忍直视的复杂情感,而"引袖拭泪"则是对远方战事的忧虑和眼中的泪水。最后两句"悲莫悲于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于子女离别之痛的理解,以及面对亲人留守的哀伤。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普通百姓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对家国情感的强烈表达。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二)

归来展转到五更,起看北斗天未明。

秦人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

万里飞蓬映天过,风吹汉地衣裳破。

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头五步坐。

形式: 古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九)

柳絮已将春去远,攀条弄芳畏晼晚。

忧患众兮欢乐鲜,一去可怜终不返。

日夕思归不得归,山川满目泪沾衣。

罼圭苑里西风起,叹息人间万事非。

形式: 古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六)

青天漫漫覆长路,一纸短书无寄处。

月下长吟久不归,当时还见雁南飞。

弯弓射飞无远近,青冢路边南雁尽。

两处音尘从此绝,唯向东西望明月。

形式: 古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五)

十三学得琵琶成,并幕重重卷画屏。

一见郎来双眼明,劝我酤酒花前倾。

齐言此夕乐未央,岂知此声能断肠。

如今正南看北斗,言语传情不如手。

低眉信手续续弹,弹看飞鸿劝胡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