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其一)

庵堂点缀西溪好,词翰招魂。

一片秋痕,艇子如云尽到门。

少章遗节风霜旧,乔木孤根。

霜柳全髡,惆怅烟丝一树存。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人陈曾寿所作的《采桑子·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西溪庵堂为背景,通过描绘庵堂与秋景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人风采的怀念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庵堂点缀西溪好",开篇即赞美庵堂选址在景色宜人的西溪,显得格外适宜,犹如画龙点睛,增添了诗意。"词翰招魂"则暗示了词人试图通过文字唤回逝去的灵魂,寄托哀思。

"一片秋痕"描绘出秋天的痕迹,暗示岁月流转,而"艇子如云尽到门"则以动态画面展现游船络绎不绝,仿佛昔日繁华再现,但又暗含人事已非的落寞。

"少章遗节风霜旧","少章"可能指的是故人的雅号或品质,"遗节"则表达对故人坚守节操的敬仰。"乔木孤根"借乔木象征故人的坚韧与孤独,即使岁月流转,依然屹立不倒。

最后两句"霜柳全髡,惆怅烟丝一树存"描绘了霜打后的柳树,枝叶凋零,只剩下一树烟丝,象征着故人的离世和诗人内心的哀伤。全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其二)

流人泛宅西溪好,愁祓清尊。

商略黄昏,一角残山半雨痕。

手中容易馨香故,衔泪歌唇。

辛党萍根,归北归南漫共论。

形式:

蝶恋花.闻露

独夜始知凉月色,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

微漾湖光荧暗壁,疏灯影里芙蓉白。

偷换流年情思积,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

欹枕不眠闻露滴,心心只替秋香湿。

形式:

一萼红.孤山探梅

荡微阴,正西风料峭,苔屐怯幽寻。

岸柳拳鸦,山椒落雁,天画如许寒林。

是昨夜、馨魂乍返,渐几树、脂晕破萧森。

略损风姿,劫馀池馆,随分行吟。

谁折试簪还堕,似抛将红豆,难结同心。

萼绿仙迟,云英嫁早,同感春梦沉沉。

便勾引、閒愁又醒,者次第、何计遣春深。

却又飞霙弄晚,莫辨遥岑。

形式:

卜算子

眉画睇初含,泪洗脂仍少。

仙梦销沉十二年,逢著秋魂了。

景短向阳难,晚出惊霜早。

百感幽香旧色花,可似当年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