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梁药亭燕台书因怀石埭之行

国门三献玉,岐路已沾衣。

复铩双鸾翮,居然后雁归。

乘风潮荡漾,临水叶翻飞。

牛渚高吟夜,相思方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梁药亭从燕台寄来的书信后,回忆起自己即将前往石埭的行程,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首联“国门三献玉,岐路已沾衣”,以“国门三献玉”比喻友人的来信如同珍贵的礼物,而“岐路已沾衣”则暗示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感伤,仿佛泪水已经浸湿了衣裳,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颔联“复铩双鸾翮,居然后雁归”,通过“双鸾”和“雁”的意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鸾鸟双飞,象征着两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而雁南归,则预示着分别与期待重逢的心情。这里“铩”字生动地描绘出分别时的伤感,而“居后”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

颈联“乘风潮荡漾,临水叶翻飞”,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波动。乘风而行,象征着前行的决心与勇气;潮水荡漾,既有壮阔的气势,也暗含着变化莫测的不确定性。临水时,树叶随风翻飞,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不安。

尾联“牛渚高吟夜,相思方掩扉”,将地点指向牛渚,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夜晚的吟唱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相思之情难以言表,只能以关门的动作来象征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知旅程的复杂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江上

青山此川上,终古见如新。

可叹浮生者,蹉跎即老人。

暮云高不动,白鸟立无邻。

独往秋光里,双桡与病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雁

数声嘹呖起汀沙,乱点晴空暮影斜。

六翮欲冲辽海雪,一行先别岭南花。

但令处处无飞缴,莫恨年年不到家。

荇叶芦芽春渐遍,无穷烟水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望燕

封侯重颔黑衣袿,锦臆如花剪尾齐。

岁岁自来蓬户里,双双飞出柳塘西。

清秋别我知何去,旧垒归心想未迷。

郭外沃田抛弃尽,不忧无处觅春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易宣人过访

衰草闲园鸟不飞,海楼高坐每斜晖。

是谁肯问幽栖地,有客身披隐士衣。

独往肝肠怜汝小,后来风雅见人希。

深谈三日还三夜,未放江门一棹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