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饮山亭

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

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

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

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證床头种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曾有幸在郊外园林借居,绿荫清昼,宁静自得。
闲来垂钓,享受着空钩的乐趣,仰卧山间,仿佛置身画中。
清露带来松香,洒满酒杯,雨声催促花开,滋润诗笺。
每当有人来访,必询问农事,考证种植学问,似在床头研读农书。

注释

借住:暂住。
郊园:郊区的园林。
旧有缘:过去的缘分或机会。
空钩:不挂鱼饵的鱼竿。
鱼亦乐:钓鱼也是一种乐趣。
高枕:枕头垫高。
卧游山自前:躺着欣赏眼前的山水。
露引:清露引出。
松香:松树的香气。
雨催:雨声催促。
花气:花香。
润吟笺:滋润诗人的纸张。
农桑事:农事和蚕桑之事。
床头种树篇:床边有关种植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时分在郊外园林中的闲适生活。首句"借住郊园旧有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缘分和喜爱,暗示着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绿阴清昼静中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宜人,绿树成荫,白天也显得格外清凉。

"空钩意钓鱼亦乐"写出了诗人垂钓的乐趣,尽管没有实获,但心境愉悦,享受的是过程而非结果。"高枕卧游山自前"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仿佛在梦中游览山川,体现了他的超脱与自由精神。

"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夏日清晨的露水带来松香,滋润着酒杯,而雨后花气又弥漫在诗人的书卷之间,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最后两句"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反映出诗人关心民生,常与农人交流,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农耕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探究,寓含了深厚的田园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夏日饮山亭》以淡泊宁静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高亭

高亭云锦绕清流,便是吾家太一舟。

山影酒摇千叠翠,雨声窗纳一天秋。

襟怀洒落景长胜,云影空明天共游。

笑向白鸥问尘世,几人曾信有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人月圆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人月圆

自从谢病修花史,天意不容闲。

今年新授,平章风月,检校云山。

门前报道,曲生来谒,子墨相看。

先生正尔,天张翠幕,山拥云鬟。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太常引

临流相唤百东坡。君试舞,我当歌。不乐欲如何。

看白发、今年渐多。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天地作行窝。

把万物、都名太和。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