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海

海水翻飞凝作冰,春融鱼鳖欲骞腾。

已干芦甲犹穿渚,得地苔矶可结罾。

松卧任凭蝼蚁穴,鸟栖疑与凤凰朋。

楼台五色迷余目,何况风鸢决鹞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海上的波涛冻结成冰,春天融化时鱼鳖跃动欲飞。
干枯的芦苇根部仍穿插在水中小洲,苔藓覆盖的石头适合设网捕鱼。
松树静卧任由蚂蚁打洞,鸟儿栖息仿佛与凤凰为友。
五彩斑斓的楼阁令我眼花缭乱,更何况还有风筝和猎鹰在空中争斗。

注释

翻飞:形容海浪动荡的样子。
凝作冰:指海水冻结成冰。
芦甲:芦苇的根茎。
苔矶:长满苔藓的石头。
蝼蚁穴:蚂蚁挖的洞穴。
凤凰朋:象征高贵的朋友。
风鸢:风筝。
鹞鹰:一种猛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冬季景象与春天生机的对比。首句“海水翻飞凝作冰”形象地写出海水在严寒中冻结成冰的场景,展现了冬日的冷峻。次句“春融鱼鳖欲骞腾”则转而描绘春天来临,冰雪融化,水中的鱼鳖蠢蠢欲动,充满活力。

接下来,“已干芦甲犹穿渚”写芦苇枯枝虽已干硬,但仍能穿透冰层,显示出生命的坚韧。诗人又借“得地苔矶可结罾”表达对春天捕鱼的期待,暗示着自然界的复苏与人间生活的节奏。

“松卧任凭蝼蚁穴,鸟栖疑与凤凰朋”两句,以松树和鸟儿为载体,展现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楼台五色迷余目,何况风鸢决鹞鹰”以五彩斑斓的楼台和飞翔的风筝、鹞鹰作结,既赞美了春天的色彩斑斓,也暗含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来看,黄节的这首《过三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边四季变换,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动与人文的和谐,寓含哲理,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澌冰

一冬曾未上瀛台,才见春旸冻又开。

流水是冰澌既尽,昨宵犹为听冰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无题和张孟劬韵

三年臣里许邻东,度度窥墙隔几重。

徒结中衣双绢白,可期沧海一桑红。

高唐暮雨云初出,洛水微波佩岂通。

只有无生能赠我,芳华虚自寤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补乐府十篇(其六)帝高辛氏之乐歌

时雨濛濛,自西及东。日月所至,罔不率从。

田有黍稷,原有榛栗。尊卑秩秩,民有家室。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允执厥中,臻于大同。

形式: 乐府曲辞

杂诗(其一)

眼底莺花历乱时,不分红紫与黄骊。

馀年心力俱抛尽,日听金铃度柘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