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首十二月初六日夜独坐松斋怀抱良不佳饮少辄醉庭下梅两株月色皎然倚树微吟偶诵李白此诗有会予意者次其韵追和一首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注释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现实烦忧的表达。诗人通过对比昨日不可留的弃我之人和今日多烦忧的心境,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

"秋风吹雁渡汾水,斜阳随客下西楼。"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秋风吹动着白色的雁群,飞过了汾河,而夕阳则伴随着行人缓缓降落在西楼。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诗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苑边麒麟守白骨,半夜安能保明发。" 这两句中,“苑边麒麟守白骨”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在保护着古老的遗迹或是死去生物的骨骸,而“半夜安能保明发”则表达了诗人对来日不安的心情,担忧未来。

"小蛮为酌流霞春,醉倚梅花满怀月。" 这里,小蛮可能是一种神话生物,为诗人斟酒,流霞春可能是指美酒。而“醉倚梅花满怀月”则描绘了诗人在醉酒之际依偎着梅花,怀抱着明月的画面,这又一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暗香吹远月欲流,松声百尺唤清愁。" 这两句通过对夜晚中暗香与远方月光交织,以及松树在风中的声音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清醒忧虑。

"早挂铜章老槐下,短蓑独速上渔舟。" 诗尾两句“早挂铜章老槐下”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或是标志性的行为,而“短蓑独速上渔舟”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快速地登上一艘渔船的画面,似乎是在逃离现实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他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生活的不满。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汪发彊中见遗佳篇笔势高妙且从仆求诗以归辄为此数句

落落湖边松,浏浏松下风。

泠然入君怀,萧飒诗脾中。

清露泻笔端,一扫浮埃空。

以遗愚参军,仅免按剑凶。

三年耳目昏,此语岂易逢。

亦岂务炳烺,邂逅乃自工。

归囊一钱尽,足用仍三冬。

他年太羹熟,宁俟盐酪供。

形式: 古风

和郑叔详送竹笋

渭川春色到龙孙,渐养侵云百尺根。

可惜斸来陪脱粟,葛陂留得看腾骞。

形式: 七言绝句

和郭倅见寄

折节何须万夫后,蟹螯居左杯居右。

先生老丑谁使然,天孙安能司唾呕。

尚无一字得三缣,何如卖之不龟手。

与公正自一家人,公家日月余扃牖。

每得新诗如见公,风流好在灵和柳。

题舆那听仲举辞,宣室应怀贾生久。

当年竹马定不乏,旧雨垫巾无恙否。

我今信手任翻羹,谁解苦心杯置肘。

看公隽翮当在前,笑我劳驱空晚朽。

东山掩鼻直可人,庸肯嗫嚅论不偶。

槛中摇尾未必然,试看于菟薄栏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