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其五)

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

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

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

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

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黎明时分带着残月出门,驱赶仆人向西方急奔。
战争的烟尘还未停息,前行还是停留不敢轻易决定。
古老的道路上还留有艰险,寒冷的溪流减少了洪水的痕迹。
鼓声在远方驿站回荡,村庄前的狗叫声回应着。
身处孤境激发了诗的灵感,深山里让人担忧客人的灵魂。
我的一生早已选定,漂泊流转任由天地决定。

注释

蓐食:黎明时分。
残月:月亮未落尽。
驱仆:驱赶仆人。
西奔:向西疾行。
烟尘:战争烽烟。
轻论:轻易决定。
道古:古老的道路。
馀险:剩余的艰险。
溪寒:寒冷的溪流。
减涨痕:减少洪水痕迹。
鸣桴:鼓声。
远驿:远方驿站。
吠犬:狗叫声。
前村:村庄前。
境绝:孤境。
客魂:客人的灵魂。
吾生:我的一生。
漂转:漂泊流转。
乾坤:天地。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感慨和景象的诗。开篇"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表达了行者在月色中进食后,赶着时间向西方前进的紧迫情状。接下来的"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则透露出旅途中的劳顿和对未来居停之所的不易决断。

诗人接着写道"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这里的"道古"可能指的是古老的小路,而"留馀险"则是说这条道路保留着往昔的艰难与危险。"溪寒减涨痕"则形象地描绘出溪水在冬季减少而留下的痕迹,给人以冰冷孤寂之感。

随后"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通过对远处驿站钟声和近村狗吠的描写,传达了行者对于旅途中所接触到的不同空间和生活的感受。这些声音不仅是景物的映照,也是情感的流露。

在"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一句中,"境绝"指的是景致的美丽到了一种极点,而这种美景反而激发了诗人更多的创作热情。同时,"山深畏客魂"则表现出诗人在深山中的孤独与不安,似乎山深处不仅有自然之魂,也有过往旅人的魂灵。

最后,"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长河中漂泊无定的宿命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行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远的情感和哲理,读之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寿沃令二首(其二)

奎文昭焕梦熊罴,正值英贤庆诞时。

人日空知经月是,斗杓才遍一年移。

铜灵仙气钟标格,罨画溪光入句辞。

发策谈兵知酝籍,操刀制锦见施为。

三年仁政春千日,万口欢声寿一卮。

愿祝我翁何许岁,红莲叶上见游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寿沃令二首(其一)

山秀江清号浙西,气钟贤哲诞生时。

商朝月正垂三统,尧殿蓂荄见七枝。

此景聚冰藏北陆,有人眉寿等南箕。

教条宰邑郊驯雉,导引支床室有龟。

五百间闻乔岳降,八千遐历大椿期。

书生愿效封人祝,为捧黄金一屈卮。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李少卿

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

坐欣万顷潮方满,欲举一杯谁与持。

虚阁排云空窈窕,青山绕郭自参差。

气澄象表轮踰迥,光泛高林影骤移。

一岁佳时今鹜过,谁家横笛未休吹。

城乌何事翻飞急,不学鹪鹩占一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南涧亭诗

行穿密竹尽,胜概集斯亭。

地远岚光重,冬温草木青。

俯鉴含空水,还观山作屏。

岩溜有时歇,松声无暂停。

遐思南涧作,彷佛识仪刑。

世缘因岁阔,静习与心冥。

离人慕肥遁,驻屐恋岩扃。

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泪零。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