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次荆江

孤舟大江水,水涉无昏曙。

雨暗迷津时,云生望乡处。

渔翁闲自乐,樵客纷多虑。

秋色湖上山,归心日边树。

徒称竹箭美,未得枫林趣。

向夕垂钓还,吾从落潮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独的小船在大江中漂泊,不分昼夜地渡过江水。
雨天让渡口变得模糊,云雾缭绕,只能在远方家乡的方向遥望。
渔翁悠然自得,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而砍柴的人却忧虑重重。
秋天的景色映照在湖上的山峦,心中的思乡之情如同夕阳照在岸边的树木。
虽然称赞竹箭的美好,但我并未体验到枫林的乐趣。
傍晚垂钓归来,我选择随着退去的潮水离去。

注释

孤舟:孤独的小船。
大江:宽阔的大江。
水涉:渡过江水。
无昏曙:不分昼夜。
雨暗:雨天使。
迷津:渡口模糊。
云生:云雾升起。
望乡处:家乡的方向。
渔翁:打渔的老人。
闲自乐:悠闲自得。
樵客:砍柴的人。
纷多虑:忧虑重重。
秋色:秋天的景色。
湖上山:湖上的山峦。
归心:思乡之情。
日边树:夕阳照在岸边的树。
竹箭:比喻美好的事物。
枫林趣:枫林的乐趣。
向夕:傍晚。
落潮:退去的潮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大江之上,面对着连绵的秋色和无边的水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雨暗迷津时,云生望乡处”、“渔翁闲自乐,樵客纷多虑”,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秋色湖上山,归心日边树"一句,以鲜明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徒称竹箭美,未得枫林趣"则表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追求,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向夕垂钓还,吾从落潮去”通过渔人的垂钩捕鱼和随潮汐而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顺应自然之道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抒情兼具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湖南雪中留别

草草还草草,湖东别离早。

何处愁杀人,归鞍雪中道。

出门迷辙迹,云水白浩浩。

明日武陵西,相思鬓堪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塞下曲(其一)

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

将军领疲兵,却入古塞门。

回头指阴山,杀气成黄云。

形式: 古风

塞下曲(其二)

上山望胡兵,胡马驰骤速。

黄河冰已合,意又向南牧。

嫖姚夜出军,霜雪割人肉。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塞下曲(其三)

塞北无草木,乌鸢巢僵尸。

泱渀沙漠空,终日胡风吹。

战卒多苦辛,苦辛无四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